奧迪一汽新合資公司引入PPE平臺 是保時捷國產化預兆?
10月13日,中國一汽集團與奧迪于長春舉辦的中德汽車大會上正式簽署《奧迪一汽高端新能源汽車合作項目諒解備忘錄》,宣布雙方共同成立新能源合資公司,引入奧迪與保時捷共同為大型電動車開發(fā)的高端電動車平臺——PPE平臺,首款車型計劃于2024年投產。
PPE平臺是奧迪與保時捷共同為電動車開發(fā)的高端平臺,根據規(guī)劃,兩個品牌產能分配為60:40,引入PPE平臺也意味著,一汽奧迪新合資公司在技術層面上已經擁有了生產保時捷純電動Macan(查成交價|參配|優(yōu)惠政策)等PPE平臺產品的基礎。
是否是保時捷國產化的預兆?
PPE平臺(PremiumArchitectureElectrification),是奧迪與保時捷共同為大型電動車開發(fā)的高端電動車平臺,該平臺打造的車型具備更加輕量化的車身和更高的車身剛度,并覆蓋轎跑、旅行、SUV等多種車型,首款車型將于2024年投產。
在大眾汽車集團內部的產品譜系中,兩大純電平臺PPE與MEB的關系,類似如今的燃油車平臺MLB與MQB的關系,后者產品覆蓋面更廣,但前者定位更高端。
大眾集團內部目前已經逐步完成用純電動車開發(fā)從MQB/MLB平臺到MEB平臺的過度。未來主流消費級的純電動車型都將基于MEB平臺打造,包括:大眾ID.3(查成交價|參配|優(yōu)惠政策)/ID.4、奧迪Q4(查成交價|參配|優(yōu)惠政策)e-tron、Q4Sportbacke-tron等車型。一汽-大眾和上汽大眾目前都已完成MEB生產線的建設工作,所以理論上,一汽-大眾奧迪也已經具備生產MEB平臺純電動車型的能力。
而此次一汽與奧迪新成立的合資公司,將采用更高端的PPE平臺。天津大學中國汽車戰(zhàn)略研究中心高級項目經理劉佳駿向"E車匯"表示,此舉將很有可能將會是保時捷國產的預埋伏筆。這個猜想也并不是空穴來風,在此前的 雖然到目前為止還沒有相關報道指出奧迪和一汽新成立的純電動車合資公司的股比分配是多少,但是按照國內汽車產業(yè)的慣例以及過往的經驗來看,奧迪一汽這個名稱的出現,也就意味著在這一合資項目里,奧迪的占比會比一汽更多且會超過50%,在合資項目中占據主導地位。 而在改變合資股比的這件事上,作為第一家和中國汽車企業(yè)完成合作意向的奧迪以及大眾,一直在努力的尋求改變一汽-大眾股比的方式。在2014年,大眾集團和一汽簽署協議,將一汽股比降低到51%,大眾集團增加到49%。不過,這一協議隨著排放門而不了了之。此后則是與上汽合資成立上汽奧迪,和 此次與一汽所達成的奧迪一汽高端純電動車合資項目背后的目的,或許并不是那么簡單,而保時捷國產化也似乎并不是空穴來風,畢竟引進PPE平臺已經有了生產Macan電動版的基礎。而最終目的,或許是大眾集團想要在未來實現從一汽-大眾到大眾-一汽的轉變。
>>點擊查看今日優(yōu)惠<<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