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很多人都說觀致好 然后買哈弗和傳祺?
對于一家汽車公司來說,10年的時間并不算長。放眼國內(nèi)外,成立10年依然平庸的汽車公司不在少數(shù),但那是在“信遠,車馬慢,一生只能愛一個人”的年代。在21世紀(查成交價|參配|優(yōu)惠政策),花10年時間還在經(jīng)營一個不好的汽車品牌,特別是最近6年,有點說不過去。按理說,六年的時間足以摸清中國消費者的消費能力和喜好。但是,在正式上市之后,觀致汽車似乎在故意告訴我們:我不在乎其他合資車如何降低姿態(tài)來迎合中國的消費者。反正我不會放低姿態(tài)。我是一朵不同顏色的煙花。
判斷一輛車好不好,其實有兩種方法。一個角度是車本身。這個角度很大程度上是車企給出的描述。當然,必須有具體的事實和可信的第三方來證明。另一個角度是消費者心中的認知,即消費者所期待的重點。這車能不能達到他們的要求就是好車,不好就是不好。
很多人說觀致是好車,不是從內(nèi)心的認知,而是根據(jù)觀致獲得的一些國際獎項,人們說是。很多時候,這種善意只是一種茶余飯后的聊天或者評論。不可否認,觀致在汽車制造和汽車設(shè)計領(lǐng)域都有建樹,但這種好只是單方面的,脫離了消費者的好。這種沒有轉(zhuǎn)化為市場語言的美好,對于普通人來說太專業(yè),不實用,甚至很多人根本不了解,也不關(guān)注。
換個方向看,觀致的營銷效果其實還不錯。一個小學生拿自己的學歷和大學生比,恐怕明顯不公平。雖然觀致的目標是與大眾等成熟的合資品牌競爭,但客觀現(xiàn)實是,它還是一個新品牌,在資金、品牌等方面與成熟的合資品牌還有很大差距,所以我們可以選擇和比較的范圍非常有限。
不過得益于中國汽車市場的蓬勃發(fā)展,這幾年還是能找到和觀致相似的品牌,也就是納智捷、雷諾、DS??紤]到中國市場發(fā)展的不均衡歷史,馬自達這個成熟但相對小眾的合資品牌可以作為標桿。
其實師傅也喜歡觀致。觀致有什么吸引我的地方?
1.觀致公司工程師引領(lǐng)的R&D創(chuàng)意。一般來說,這種設(shè)計更多的是追求機械的純粹性,很少向市場妥協(xié)。其實觀致的車也是如此。底盤的水平是整車最高的。
2,觀致的顏值。觀致本身的設(shè)計不同于彼得希勒爾領(lǐng)銜的韓國殺馬特夸張的風格,也不同于大眾極簡的包豪斯設(shè)計。很有魅力,很有活力。
3.不管觀致最后結(jié)局如何。觀致的嘗試都值得鼓掌。從長遠來看,中國的汽車工業(yè)可能會逐漸強大,也可能會被國外品牌擠死。所有獨立制造商,無論你做什么。人在做,天在看。歷史最終會定義你的價值。
以前我們經(jīng)常提起觀致,雖然難免氣憤,但是我們一直希望它能盡快渡過難關(guān),成為中國汽車的驕傲,因為那時候我們一直認為它是一個自主品牌,對自主品牌有一些包容似乎是很自然的。現(xiàn)在事實很清楚了。觀致畢竟是合資品牌,是失敗的合資品牌。中國消費者給的寬容的觀致,并不想被欣賞。在這種情況下,是時候認清這樣一個事實了,賣車不僅僅是造車好,更是賣車好。很多不太受歡迎的車都是因為定位模糊,賣點不明顯,沒有定位造成的,這比推廣更可怕,因為從一開始就是錯的,就算你再努力也很難有突破,不是簡單調(diào)整價格就能解決的問題。
>>點擊查看今日優(yōu)惠<<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