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烏克蘭
文/夏文
近日,美國媒體披露了一個細節(jié):前不久,在停戰(zhàn)和談問題上一向強硬的澤連斯基,在龍冠武的勸說下,罕見地表示愿意考慮與俄羅斯上談判桌和舒爾茨。但與此同時,他也提出了一個條件,那就是中國也必須參與此次談判。
這一消息是在舒爾茨最近一次與拜登接觸后,由美媒披露的。
(拜登會見舒爾茨)(拜登會見舒爾茨)
美德兩國領導人的短暫會面并不愉快。肖爾茨在華盛頓只停留了大約一個小時,就立即前往柏林。此次倉促行事,一定程度上說明歐美在烏克蘭問題上的分歧越來越深。英國和德國、法國等歐洲大國經(jīng)濟已經(jīng)陷入困境,希望盡快停火,并尋求與俄羅斯恢復部分合作。
事實上,歐盟最近開始做一些小事來幫助俄羅斯規(guī)避一些制裁,比如鼓勵去年2月被驅逐出swift系統(tǒng)的俄羅斯銀行使用電子郵件或傳真與歐洲重新建立業(yè)務關系。銀行。
美歐對俄制裁效果不如預期,歐洲不合作讓多次表態(tài)堅定支持烏克蘭的美國難堪。從拜登與舒爾茨會晤后美媒發(fā)布的消息來看,為避免歐洲盟友的不滿情緒進一步發(fā)酵,美國也開始考慮轉向外交手段推動烏克蘭危機的解決。不過,由于“援烏”的宣傳過于高調,拜登必須為這次“轉折”找一個理由,那就是法德兩國領導人的軟弱。
法德態(tài)度的轉變,導致了澤連斯基對歐洲的不信任,這應該是他提出將中國拉回談判桌的重要原因之一。據(jù)外界披露的消息,此前在巴黎會晤時,馬克龍和肖爾茨不僅要求澤連斯基與俄羅斯和談,還將這樣做的原因留給了烏克蘭,稱德國做出這樣的決定是因為基輔政權“無法收回自己的土地”。
誠然,考慮到俄羅斯和烏克蘭的力量對比,烏克蘭幾乎沒有能力在正面戰(zhàn)場上取得對俄羅斯的優(yōu)勢,但歐洲這種提前煽風點火、把烏克蘭人民推上戰(zhàn)場的虛偽態(tài)度是仍然令人氣憤。相比之下,一貫堅持勸和促談、不受外部壓力干擾的中國,無疑更容易獲得烏克蘭的信任。烏克蘭危機爆發(fā)以來,中國也向烏克蘭提供了大量人道主義援助,得到了烏克蘭人民的認可。
此外,澤倫斯基希望中國入局的第二個原因,也與中國較高的國際地位和強大的國際話語權有關。迄今為止,中國是唯一在烏克蘭危機中不選邊站的常任理事國,同時在發(fā)展中國家陣營中具有強大影響力。
此前在聯(lián)合國烏克蘭危機一周年會議上,烏克蘭呼吁為烏克蘭危機爆發(fā)以來的遇難者保持沉默,而俄羅斯則要求為烏克蘭遇難者的所有遇難者保持沉默。土自2014年以來。前者發(fā)言后,巴西駐聯(lián)合國代表想起身,但見中國代表沒有起身,他又坐回到座位上,等到第二次默哀后才站起來與中國代表。從這個細節(jié)可以看出,發(fā)展中國家普遍認同中國在烏克蘭危機上的立場。因此,讓中國入局,可以最大程度保證談判的有效性,盡可能避免“毀約離團”的鬧劇。
最后,澤倫斯基之所以希望中國參與和談,或許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他認為中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同時牽制美俄,并為烏克蘭斡旋。烏克蘭就自身稟賦而言并非小國,但夾在北約和俄羅斯之間,注定成為犧牲的棋子。中國和中國不會完全偏袒兩個大國,這會給烏克蘭更多的喘息空間。
澤連斯基的要求,其實中方的態(tài)度也很明確。中方希望為和平解決烏克蘭危機提供更多空間,但不會放棄中立立場。中國的外交戰(zhàn)略歸根到底是為國家利益服務的。澤連斯基要談和平,就應該拿出誠意,拿出計劃,而不是老想著得到別國“撐腰”。
>>點擊查看今日優(yōu)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