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tǒng)印象里的寶馬味道!體驗寶馬430i:2.0T發(fā)動機+400N·m的動力儲備
3系開始注重舒適性迎合大眾市場,而寶馬一貫的把控延續(xù)到了4系。很多人在試過G時代的3系之后,都會說寶馬失去了原駕駛座駕的稱號。我認為這樣說是不準確的。事實是,寶馬對旗下產(chǎn)品線的不同定位更加清晰,更運動的定位留給了更純粹的4系。
這就是寶馬一直聞起來的味道
當我剛開始接觸這臺4 系時,它比我想象中的BMW 更像BMW。
極為堅韌支撐的底盤質(zhì)感,犀利的轉向,平順澎湃的動力輸出,都是熟悉的BMW。輕松拿到12分+罰寶馬。
2.0T的發(fā)動機,258匹的馬力,400Nm的動力儲備,在搭配8AT變速箱的時候不能說是完美,但也很難挑剔。甚至不需要將駕駛模式切換為Sport,只需標準模式+S檔,即可在城市車流中暢游無阻。
全身上下沒有絲毫拖沓感。前輪似乎直接與你握著方向盤的手和你腦海中的想法相連。每一個并線和超車的念頭都可以立即反應到身體上。用人車同門來形容可能有點夸張,但你可以清楚地知道為什么寶馬的駕駛品質(zhì)會受到那么多人的喜愛。
簡單來說就是兩個字:聽話。這種服從會給人一種盲目的自信,對自己駕駛水平的自信。然后獲得一種滿足感:我也可以當司機!
所以,很容易走得越來越快,我做到了。所以,每次試駕寶馬,我都會告訴自己,不要太害怕!認清自己。不是我謙虛,而是違法成本高得讓人望而卻步。
4系是一款非常純粹的跑車,從內(nèi)到外都是純粹的。與3系相比,4系可以說是各方面都比較純粹。首先是車身高度降低了57mm,重心降低了21mm,后輪距增加了23mm。說白了,在操控方面,比3系升級的不僅僅是一點點。同時,前輪負外傾角增大,減震器行程縮短。測試車還配備了可選的M 運動懸架、可變轉向比、前四活塞制動卡鉗和后軸上的限滑差速器。
可以說這4系在操控上已經(jīng)武裝到了方方面面。
當然,我一直說的純粹也是相對的。說到底,4系本質(zhì)上還是一款可以在城市道路上平穩(wěn)行駛的量產(chǎn)小型跑車??紤]到這個維度,我覺得用純粹這個詞來形容也不為過。畢竟它的車主只是偶爾去賽道或者山路玩玩,大部分時間還是在上下班路上。
不得不說,4系的駕駛模式中有一個英文單詞:ECO PRO。
換成ECO PRO后,儀表盤上就沒有轉速了,取而代之的是能量表。它會告訴您如何踩油門以節(jié)省能源。還有一個藍色數(shù)字告訴您節(jié)省了多少公里的燃油等等。發(fā)動機會變得很懶惰,變速箱把升檔的工作做的很徹底。
我什至把這臺跑車的油耗跑到百公里8.9L。
4系可以長期當代步車用嗎?我的回答是:可以但沒必要。我承認4系的底盤雖然硬,但是硬,有質(zhì)感。它會將大部分的道路信息通過你的手和臀部傳遞給你,你在接受這些信息時不會感到困擾。
但在日常通勤中,其實并不需要這些路面信息。也就是說,不夠舒服。和3系比起來,實在是不夠舒服。但從功能上來看,這款4系還配備了L2級別的輔助駕駛。所以在日常的交通場景中,確實可以帶來很多便利。
很矛盾對不對?這輛車是這樣的。它更偏向于運動場景,但也沒有完全摒棄日常場景。轉念一想,只能用可以而不必來形容。
家庭設計普及者
第一次看到BMW全新的超大鼻孔設計,我是拒絕的,甚至網(wǎng)上開始出現(xiàn)一些還原舊設計的改裝方案。我會想,如果我買了這輛車,我必須把它換回來。
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尤其是當這輛車停在我面前時,我的想法發(fā)生了變化。全新的家族化設計,第一眼確實不容易接受,但你會發(fā)現(xiàn)越看越順眼,越看越喜歡。可以說這是一種審美的改變,可以說這是BMW設計師功力的體現(xiàn)。
4系的側面造型非常修長,就像穿著瑜伽褲的少女一樣,肆無忌憚地秀出自己的美麗身材。每一條線都恰到好處,漂亮,沒有多余的贅肉。
尤其是車尾的設計,內(nèi)斂而不失韻味。尖角的尾燈、上翹的鴨尾和略微張開的輪拱。只恨自己沒有文化,只能用一句好話來形容。
坐在車里,沒什么好說的,就是標準的寶馬設計。確實很難找到什么驚艷的亮點,一切都一如既往的奢華精致。如果你是寶馬車主,這款車的一切都好用。
終于
回到文章開頭,現(xiàn)在BMW的產(chǎn)品線劃分已經(jīng)很清晰了。不要再要求3系不夠運動了。如今的3系對于舒適性的定位非常明確,它的作用就是滿足更大眾化的市場需求。而實際的銷量數(shù)據(jù)也佐證了此事。
想要操控,想要BMW的純運動,廢話少說,試試4系,你心里就有答案了。
>>點擊查看今日優(yōu)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