扭力桿懸掛的原理是什么
2024-12-04 08:10:26
作者:資訊小編
扭力桿懸掛的原理是利用管狀材料表面形變來獲得彈性行程。
扭桿一頭刻有花鍵用于固定,另一頭接平衡肘,從而實現上下位移。
在皮卡中,扭力桿的安裝方法是先拆掉扭力桿大螺絲泄壓,再拆掉前面扭力桿座的兩顆螺絲,若還拿不下來可用錘輕敲。
底盤下面油箱前面一左一右有兩個調整螺絲,順時針旋緊可使車子左右兩邊維持相近高度,避免傾斜。
扭力桿能利用桿件受力產生的反作用力,讓車子左右兩邊保持相似高度,防止車身傾斜。
車輛發(fā)動機與變速箱聯接成整體后,通過至少 3 個機震膠或扭力桿與車身或前懸架聯接,利用減振墊的彈性變形吸收發(fā)動機震動,減少傳遞到底盤的震動,降低車輛顛簸感。
扭桿懸掛的優(yōu)點在于體積小、動行程大,尤其是扭桿表面實施噴丸處理后性能更優(yōu),日?;久饩S護。但它也有不足,更換起來比較麻煩。
與彈簧懸掛系統不同,扭力桿懸掛依靠管狀材料形變,而彈簧懸掛依靠彈簧伸縮。
德國是最早采用扭桿懸掛的國家,很多國家的坦克也采用了這種懸掛系統,因其可安裝在坦克底盤內部受車體裝甲保護,提升生存性,還繼承了彈簧懸掛結構簡單、價格低廉的優(yōu)點。
但要注意,扭力桿懸掛的彈性元件型變量大小與彈力成線性關系,導致懸掛系統的剛度系數和阻尼無法調節(jié)。
(圖/文/攝:太平洋汽車 整理于互聯網)
>>點擊查看今日優(yōu)惠<<
本文導航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