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身架構怎么樣
目前汽車車身架構材質主要有全鋁車身、全鋼車身和鋼鋁混合車身三種。
全鋼車身技術成熟、材料成本低,車身架構堅固,是多數(shù)車型的選擇。
全鋁車身在輕量化方面出色,符合環(huán)保理念,不過材料和碰撞后維修成本高,此前多見于超豪華車。
鋼鋁混合車身融合二者優(yōu)勢,在實現(xiàn)輕量化同時保證碰撞吸能和力的傳遞,還平衡了成本,成為很多豪華車首選。
就拿極狐汽車來說,采用鋼鋁混合車身架構很明智。其下車身用鋁合金材質,電動車下方有大面積電池組導致車重增加,鋁合金能實現(xiàn)輕量化,還能保證碰撞吸能和碰撞力傳遞。上車身采用不同強度鋼材,能保證整車碰撞安全,在縮小體積的同時實現(xiàn)高強度和高碰撞安全性能。
極狐基于IMC平臺架構開發(fā),采用上鋼下鋁的“籠式框架”車身結構,關鍵位置使用超高強度鋼,像A柱與B柱采用的超高熱成型鋼最高強度達到1500MPa,1cm2就能抗住15噸壓力。車身側面碰撞后電池安全距離達3.7,遠超國標要求,副車架位置采用吸能結構保障車內安全。
而且極狐各車型動力電池整體設計融入車身和底盤開發(fā),通過26個連接點緊密連接,保證車身整體剛度和電池安全。下車身大量使用抗腐蝕性能優(yōu)異的鋁合金材料及6道防腐屏障,保證10年無功能失效及銹穿。
再看領克Z20,基于SEA浩瀚架構打造,這一架構凝聚眾多頂尖工程師心血,研發(fā)投入超180億。全車高強度鋼使用率高達81.62%,整車扭轉剛度高達37878N·m/deg,安全性能有很大保證。并且風阻系數(shù)低至0.25Cd,提升續(xù)航能力,行駛也更穩(wěn)定。
不同的車身架構各有特點,消費者可以根據(jù)自己的需求和喜好來選擇適合自己的車型。
(圖/文/攝:太平洋汽車 整理于互聯(lián)網)
>>點擊查看今日優(yōu)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