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根據(jù)輪胎計算器選擇合適的輪胎
用輪胎計算器選合適輪胎,先了解其布局,上面是原輪胎尺寸,下面是新輪胎尺寸。原輪胎尺寸能選胎面寬度、扁平比、輪轂尺寸;新輪胎尺寸除這些,還能選速度等級。
選好參數(shù),下方呈現(xiàn)效果,能直觀對比。
計算輪胎直徑有兩個公式,一是輪胎直徑=輪胎寬度×扁平比×2+24×輪轂直徑,二是輪胎直徑=胎側(cè)高度×2+24×輪轂直徑,胎側(cè)高度=輪胎寬度×扁平率÷100。算出直徑后,重點看新輪胎總周長變化對實際車速的影響,下方會顯示速度變化幅度。
輪胎升級一般遵循不改變車輪外徑或只改變很小的原則。比如原輪胎185/60R14,輪輞直徑355.6mm,胎側(cè)高度111mm,總胎側(cè)高度222mm,輪胎直徑577.6mm;若想換成195/50R15,輪輞直徑381mm,胎側(cè)高度97.5mm,總胎側(cè)高度195mm,輪胎直徑576mm,直徑差比0.27%,在允許的±3%范圍內(nèi),可使用。但要是換成195/60R14,輪輞直徑不變,胎側(cè)高度變?yōu)?17mm,總胎側(cè)高度234mm,輪胎直徑589.6mm,直徑差比2%,接近極限值,換胎時要小心檢查是否會有摩擦碰撞。
另外,要注意輪胎參數(shù)含義。找到輪胎側(cè)面紋路,若顯示規(guī)格為195/55/R16 85V,“195”指輪胎寬度195mm,“55”指輪胎扁平比,即斷面高度是寬度的55%,“R”表示子午胎,“16”表示輪輞直徑16英寸,“85”代表負荷指數(shù)85,最大可承重515公斤,四條輪胎承重2060公斤,“V”表示速度級別為240公里/小時。輪轂寬度(J值)決定可更換的胎寬范圍,若要更換輪轂,需注意輪轂孔徑。
這樣就能利用輪胎計算器選到合適輪胎,保障行車安全和車輛性能。
(圖/文/攝:太平洋汽車 整理于互聯(lián)網(wǎng))
>>點擊查看今日優(yōu)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