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踩離合還是先踩剎車?
先踩離合還是先踩剎車,需視具體情況而定。一般來說,車速較快(大于30KM/h)時,應先踩剎車,利用發(fā)動機牽制作用讓車輛更快減速,待車速降低至接近停止時再踩離合,避免因先踩離合使剎車距離變長;而車速不快時,先踩離合再踩剎車,車輛會更平穩(wěn),不易抖動熄火??傊?,駕駛時要依據(jù)實際車速等狀況合理操作,保障行車安全。
在手動擋汽車的駕駛場景中,不同的操作需求下,離合與剎車的使用順序也有差別。
當我們需要進行減檔減速操作,比如在掉頭、停車、轉(zhuǎn)彎前,要從較高檔位逐漸減到合適檔位時,應當先踩剎車把速度減慢。這是因為只有車速合適了,再踩離合換擋,才能讓車輛的動力銜接更加順暢,避免出現(xiàn)換擋頓挫等情況。例如從五檔減到四檔,再到三檔、二檔,都要遵循這個原則,先讓車速匹配相應檔位,再踩離合換擋,使整個操作過程更加平穩(wěn)有序。
而當遇到紅燈停車時,操作又稍有不同。此時可以先踩離合,在靠近斑馬線時再踩剎車。這是由于汽車速度越低,輪胎和地面的摩擦阻力就越大,如果先踩剎車很容易導致車輛熄火。同時踩下離合器和剎車的話,發(fā)動機就失去了牽引力,會致使剎車距離變長。所以這種情況下,先踩離合能避免發(fā)動機熄火,后踩剎車能讓車輛在合適的位置平穩(wěn)停下。
另外,在緊急情況(車速不太高)時,離合器和剎車可以一起踩下。這樣能迅速讓車輛停下來,減少危險發(fā)生的可能性。在高速行駛時,如果是輕踩剎車進行減速,那么在車速降低后要及時踩離合;要是高速緊急減速,那就只踩剎車即可,依靠強大的制動系統(tǒng)讓車輛盡快停下;要是速度太高,先踩剎車,當快要停車或者發(fā)動機出現(xiàn)發(fā)抖跡象時再踩離合。
還有一種常見的情況是塞車時,可掛一檔起步后踩離合進入空擋滑行,然后根據(jù)前車速度用剎車來調(diào)節(jié)車速和距離,這樣可以避免長時間處于半聯(lián)動狀態(tài),保護車輛部件,也能讓駕駛更加輕松。
總之,先踩離合還是先踩剎車并沒有絕對固定的模式。汽車駕駛是一個復雜且靈活的過程,駕駛員要綜合考慮車速、駕駛場景等多種因素,靈活且準確地操作離合與剎車,這樣才能確保行車過程既安全又順暢,讓每一次出行都能順利抵達目的地 。
(圖/文/攝:太平洋汽車 整理于互聯(lián)網(wǎng))
>>點擊查看今日優(yōu)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