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擋是什么意思
搶擋是一種在特定場景下通過快速換擋來實現(xiàn)特定駕駛需求的操作。在車輛下長陡坡速度過高需急減速時,同時踩制動踏板并快速將擋位從高擋換入低擋,利用發(fā)動機制動降低車速;大貨車上坡動力不足時也會從高檔減到低檔以減少阻力;高檔行駛急加速或超車時,換至稍低擋位獲取更大扭矩驅動力。這是特殊場景下的實用駕駛技巧 。
在車輛下長陡坡這個場景中,搶擋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隨著車輛持續(xù)下坡,重力的作用會讓車速不斷加快,如果僅依靠剎車系統(tǒng)來控制車速,剎車裝置長時間高強度工作,很容易因過熱而導致制動性能下降,甚至出現(xiàn)剎車失靈的危險狀況。此時,搶擋操作就成為了保障行車安全的關鍵手段。在踩下制動踏板的同時,迅速把擋位從高擋換入低擋,比如從五檔換到二檔。發(fā)動機在低擋位下,曲軸的轉速相對較高,這就使得車輛的行駛速度能夠在發(fā)動機的牽制作用下快速降低,有效地緩解了車速過快的問題,大大提升了行車安全性。
大貨車在上坡時,搶擋也經常派上用場。大貨車本身自重較大,載貨后重量更是顯著增加,在上坡過程中,發(fā)動機需要克服巨大的重力和摩擦力來提供前進的動力。當發(fā)動機動力不足時,車輛會出現(xiàn)動力衰減,速度逐漸降低,甚至可能出現(xiàn)無法前進的情況。這時,駕駛員就需要果斷地將擋位從高檔減到低檔,比如從六檔搶至四檔。降低擋位后,發(fā)動機的扭矩輸出增大,車輛能夠獲得更大的動力,從而順利爬坡。如果四檔動力仍不足,就需要摘掉四檔,空轟一腳油門,使發(fā)動機轉速升高,然后再將擋位掛入二檔,為車輛提供足夠的動力。
而在高檔行駛過程中,當駕駛員需要急加速或者超車時,搶擋操作可以幫助車輛迅速獲得更大的扭矩驅動力。比如在五檔行駛時,快速將擋位降至三檔或者四檔。在較低的擋位下,發(fā)動機的輸出扭矩能夠更有效地傳遞到車輪上,車輛能夠瞬間獲得更強大的加速能力,使超車過程更加迅速、安全。
總之,搶擋是一種針對特定駕駛場景的實用操作技巧。它在不同的情況下,通過巧妙地改變擋位,利用發(fā)動機的特性,為車輛提供合適的動力輸出,從而幫助駕駛員更好地應對各種復雜的路況,確保行車的安全與順暢 。
(圖/文/攝:太平洋汽車 整理于互聯(lián)網)
>>點擊查看今日優(yōu)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