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動機冷卻液應該加到什么位置?
發(fā)動機冷卻液應加到膨脹水箱的 min 刻度與 max 刻度之間,或是副水箱的兩個刻度中間位置。這是因為冷卻液低于下刻度,會因量不足影響發(fā)動機散熱;高于上刻度,行車時冷卻液可能溢出。在添加冷卻液時,還需先判斷是否要更換,若需更換要先排空舊液。添加后啟動發(fā)動機排出空氣,液位下降再補充至合適區(qū)間,如此才能讓冷卻液更好發(fā)揮作用 。
在實際操作中,添加冷卻液有著較為嚴謹的流程。首先,要關閉發(fā)動機,等水溫降至常溫后再開啟引擎蓋。因為發(fā)動機在運轉時,冷卻液處于高溫高壓狀態(tài),如果此時貿然打開相關部件,很可能會被高溫冷卻液燙傷。
接著,要緩慢擰開水箱小水壺蓋放掉壓力。這一步同樣不能操之過急,壓力釋放需要一個過程,過快打開可能會引發(fā)冷卻液噴射而出的危險情況。
然后再看是否需要更換冷卻液。一般來說,防凍液每4 - 6萬公里就需要更換一次。若之前排空了舊冷卻液,可先往儲液罐倒入少量冷卻液,等排出后擰上螺塞繼續(xù)加注;要是沒有排空舊液,這一步則可以省略。當儲液罐中的防凍液超過“MAX”上刻度線時,就應停止加注。
隨后,啟動發(fā)動機,讓其怠速運轉3 - 5分鐘,這是為了排出水路中的空氣。隨著空氣的排出,儲液罐的液位會有所下降,此時再將冷卻液補充到“MIN”和“MAX”刻度線之間。
此外,汽車上檢查冷卻液的裝置通常是副水箱,其中高壓膨脹壺的刻度能直接反映冷卻液的總量,而常壓膨脹壺不一定能代表散熱系統(tǒng)里冷卻液的余量。當冷卻液液面降低時,要先檢查冷卻液是否淹沒蒸汽管,常壓膨脹壺蓋子直接扣在上面,有兩根管子,一根蒸汽管一頭在冷卻液里,另一頭連在水箱蓋下方。
總之,發(fā)動機冷卻液的添加位置和流程都有明確規(guī)范,嚴格按照要求操作,不僅能保證發(fā)動機正常運轉,延長其使用壽命,還能避免因冷卻液添加不當而帶來的各種隱患,讓我們的行車之路更加安全順暢。
(圖/文/攝:太平洋汽車 整理于互聯網)
>>點擊查看今日優(yōu)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