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斷與后方車輛的距離
判斷與后方車輛的距離,可通過觀察后視鏡中后車的位置和大小來大致確定。當后車充滿后視鏡時,實際距離約一米;占后視鏡三分之二,距離約三米;占二分之一,距離約五米;占三分之一,距離約十米 。不同的后視鏡以及后車在鏡中的不同呈現(xiàn),都能為我們提供距離參考。通過這些方法,駕駛員可以更好地了解后方車輛情況,保障行車安全。
除了上述提到的一般比例判斷方法,從車輛左側的后視鏡來看,也有不同的距離判斷依據(jù)。當后車車身進入虛線左側危險區(qū)域時,意味著車距已經(jīng)很近,此時千萬不能轉向;而后車在中央位置時,車距大概有 15 - 20 米,這個時候可正常轉向;要是后車在中央靠右位置,那就表明車距較大,同樣能正常轉向。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對于不同車型,通過左側后視鏡判斷車后距離會存在一定差異。例如商務車,當路肩下移到鏡面下邊沿時,車后保險杠距路肩 1.5 米;路肩在后視鏡中完全消失時,距路肩 70 厘米;若身體前傾觀察到保險杠左后角底部對齊路肩,此時距路肩 20 厘米。家用轎車則是路肩到鏡面下邊沿時距路肩 40 厘米。
內部后視鏡也是判斷后方車輛距離的好幫手。當能看到后車完整引擎蓋時,車距約 5 米半;若能看到后車中網(wǎng),車距約 8 米;要是能看到后車輪胎,那就說明車距已經(jīng)超過 20 米。在變道的時候,這些距離判斷尤為重要。當后車充滿整個后視鏡,車距約 3 米;充滿左邊后視鏡,車距約 1 米;后車占后視鏡三分之一,車距約 10 米以上。還有一種情況是,車影占據(jù)所有后視鏡時車距 3 米,占據(jù)三分之二是車距 5 米,占據(jù)二分之一是車距 9 米 。建議在變道時,與后車保持 8 米以上距離,并觀察 1 - 2 秒,確認后車未加速再進行變道操作。
另外,通過后視鏡中后車的位置分布也能輔助判斷距離。如果后車位于外側,通常距離較近;位于內側,則距離較遠。而且,觀察后視鏡中后車的大小也是一種辦法,看起來較大說明距離近,較小則意味著距離遠。
總之,判斷與后方車輛的距離是一個綜合多方面因素的過程。駕駛員需要靈活運用各種通過后視鏡判斷距離的方法,同時還要時刻留意后車的加速行為。只有這樣,才能在復雜的路況中,準確把握與后方車輛的距離,確保行車過程安全、順暢,為自己和他人的出行保駕護航。
(圖/文/攝:太平洋汽車 整理于互聯(lián)網(wǎng))
>>點擊查看今日優(yōu)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