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駛在漫水路段或橋上應該怎么做
行駛在漫水路段或橋上,應當先停車觀察水情,確認安全后再低速通過。停車觀察水情能讓我們對路況有清晰判斷,比如水位是否過高、水流是否湍急等,以此確定能否安全通過。低速行駛可降低車輛失控風險,保持穩(wěn)定的車速和平順的擋位,避免中途停車、換擋或松油門。整個過程都需謹慎小心,方能安全通過漫水區(qū)域。
具體來說,當你停車觀察水情時,要留意水位的高度。如果水位達到保險杠或輪胎三分之二處,這時候就存在較大危險,建議盡量選擇繞行,不要貿然嘗試通過。因為過高的水位可能會對車輛造成多方面的損害,比如導致發(fā)動機進水熄火,或者強大的水流沖力可能使車輛失去控制。
在確認水情安全可以通過之后,要將車輛切換到低速低擋位。這樣做是因為低擋位能夠提供更大的扭矩,幫助車輛在阻力較大的水中更好地前行。同時,車速一定要保持平穩(wěn)且均勻,絕對不能開快車。如果車速過快,車身容易不穩(wěn),濺起的水花也會很大,積水就很容易進入發(fā)動機艙等關鍵部位,給車輛帶來故障隱患。
而且在通過漫水路段或橋的過程中,要始終保持車輛的連貫性,中途千萬不要停車、換擋或者松油門。一旦這么做,積水就有可能倒灌進入進氣口,導致發(fā)動機熄火。倘若車輛不幸在水中熄火了,一定不要重新啟動發(fā)動機。因為此時發(fā)動機內可能已經進水,強行啟動會對發(fā)動機造成嚴重的損壞。
此外,在行駛過程中還要注意與其他車輛保持安全距離,尤其是要遠離正在涉水的大型車。大型車在通過漫水區(qū)域時,會激起很大的水波和水花,這些水波和水花可能會影響到你的車輛行駛穩(wěn)定性,增加危險系數。并且,不要讓單側輪胎軋水,因為兩側輪胎所受的摩擦力差異較大,很容易導致車輛側滑甩尾,失去控制。
當車輛成功駛出漫水路段后,也不能掉以輕心。此時應該連續(xù)輕點幾次剎車,這樣做的目的是讓剎車片上的水分盡快揮發(fā),從而保證剎車性能不受影響。畢竟在漫水路段行駛后,剎車系統(tǒng)可能會因為接觸到水而性能下降,及時處理能保障后續(xù)行車安全。
總之,行駛在漫水路段或橋上時,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至關重要。從前期的水情觀察,到行駛過程中的車速、擋位控制,再到駛出后的剎車處理,都需要駕駛員高度集中注意力,嚴格按照正確的方法操作,才能確保安全、順利地通過,保障自己和他人的出行安全。
(圖/文/攝:太平洋汽車 整理于互聯網)
>>點擊查看今日優(yōu)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