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款你還沒見過的豐田電動車 但以后你可能會買
【太平洋汽車網(wǎng) 新車頻道】2019年中旬,豐田發(fā)布了其純電動車規(guī)劃戰(zhàn)略,計劃在2025年之前推出10款純電動車型,率先面世的是年內已經(jīng)在國內上市的廣汽豐田C-HR EV和一汽豐田奕澤E進擎兩款純電動車型。未來豐田還會把C-HR EV帶到海外市場。同時,豐田還一次性發(fā)布了6款基于e-TNGA純電動架構下的純電動概念車,其中部分車型未來將引進國產(chǎn)。不過豐田并沒有給出這些車的詳細信息,圖片也僅有少數(shù)幾個并不完整的角度。最近我們先后從國家專利局獲得了其中5款車型的全角度專利圖片,結合已有信息為大家呈現(xiàn)這些車更詳盡的分析。
以豐田一貫的作風,概念車與最終量產(chǎn)車型會有較大的變化,概念車會運用更為夸張的表現(xiàn)手法。不過根據(jù)豐田目前公布的純電動車規(guī)劃來看,這6款車車型定位預計不會有太大的變化。此外,這些概念車的設計語言未來預計和量產(chǎn)車型也會有傳承,只是細節(jié)預計會有所調整。
這款被定位為Medium sadan(中型轎車)的旅行車專利圖是最新獲得的一組,尺寸上可以參考豐田品牌同樣定位中型轎車的凱美瑞、亞洲龍等車型。不過由于電動車結構占空間較小,可以看到新車采用了短前后懸的設計,預計軸距較燃油車會明顯增加,空間表現(xiàn)也會更為出色。
這臺車最神秘之處在于其前機蓋及車頂?shù)莫毺貤l紋,這一設計并未出現(xiàn)在其他其他車型上。從造型等方面來看,這款新車很可能會展示豐田在太陽能技術領域的最新成果。2019年7月,豐田曾透露在太陽能汽車領域取得了一些突破,其與日本新能源及工業(yè)技術開發(fā)組織和夏普公司合作研發(fā)出了一款厚度僅為0.03毫米新型太陽能電芯,可安裝在車頂、引擎蓋、后蓋等部位上,這款太陽能電池轉換效率高達34%,功率高達860W。日照充足的條件下這種“太陽能車頂”每天增加44.5km純電動車型續(xù)航里程。
豐田在普銳斯車型上展示太陽能電池技術
從專利圖來看,豐田這款純電動旅行車概念車很可能配備了這種太陽能電芯。不過目前尚不能判斷短期內這款電芯是否會投入到量產(chǎn),未來量產(chǎn)車型是否配備尚不能確定。
除了神秘的疑似太陽能車頂,這款車設計本身也十分搶眼。大燈與黑色的前機蓋組成了酷似“紡錘鯊”的造型,一道疑似燈帶貫穿了前臉。前臉自然采用了全封閉的設計,但造型上卻格外夸張,中部梯形的設計是這一組車型的家族化風格,兩側有夸張的導流包圍通向前剎車卡鉗。前機蓋黑色部分邊緣還設計了常見于性能車上的通風格柵。
車身側面的的線條十分流暢,腰線從前輪筆直貫穿至車尾,旅行車獨有的車頂線條十分舒展。車身下沿黑色的包圍帶有歇一歇跨界的味道,好在車身整體高度并沒有被提到太高。充電口位于前輪和前門之間,車身采用了雙色涂裝,隱藏式的B柱和C柱配合車窗上沿的鍍鉻飾,加上尾部足夠傾斜的溜背造型更顯運動。多幅且?guī)缀醴忾]的輪轂設計預計會有降低風阻的效果。而傳統(tǒng)后視鏡被后視攝像頭所取代,這也是概念車最常見的做法,實際量產(chǎn)需根據(jù)各地法規(guī)修改。
車尾的造型同樣夸張,層次感十足的包圍與前臉設計相呼應,尾燈同樣采用了貫穿式設計。延長同時收窄的尾部設計營造出賽車常見的“長尾”的感覺,也給他運動化的形象有所加分。
此前,網(wǎng)上曾爆出過一組廣汽豐田第四生產(chǎn)線新車規(guī)劃的新車,其中提到未來將投產(chǎn)一款長寬高分別為5172/1993/1738mm,軸距為3060mm的純電動SUV車型。雖然該尺寸(預計為環(huán)評申報信息)與最終投產(chǎn)的實車會有一定的出入,但可以看出這是一款體型龐大的家伙。這款車預計便是規(guī)劃中這款定位為Large SUV(大型SUV)的車型。
前大燈兩側豎向布局的燈帶及大燈之間貫穿式的飾條是新車正面造型的特色,前臉同樣采用了梯形設計的全封閉式設計。相比棱角銳利的前大燈表現(xiàn)出的張揚,前臉并沒有更多復雜的元素,整體保持了較為簡潔的風格。
車身側面采用了兩段式腰線,側身采用了飽滿的曲面設計,相較前一款旅行車側身設計顯得更加簡約。這款車同樣采用了電動車更擅長的短前后懸設計,為乘員艙預留更大的空間。車頂部分采用了全黑涂裝且更為矮小,與飽滿且更厚的車身搭配讓新車看起來更加穩(wěn)健而厚重。
這款概念車很有特色的一點是,后視攝像頭被設計在了A柱十分靠上的位置。早年部分超跑曾有過類似的設計,但原因是其車身過于低矮,這樣的布局能得到更好的視野。而這款龐然大物這樣設計預計也能增大視野的開闊度,但駕駛員是否能習慣這樣的視野卻很難說,預計不會出現(xiàn)在量產(chǎn)車型上。
尾部最特色的是尾燈的設計,C字形的尾燈并沒有把大部分覆蓋在尾部,上下兩端一直延伸到車身側面,甚至一直延伸到了后輪上方的位置。整個車尾大半采用黑色涂裝與車頂貫穿,幾條貫穿尾部的橫線給車尾帶來一些層次外,整體設計簡潔。
根據(jù)廣豐曝光的第四生產(chǎn)線規(guī)劃中提及,該車的規(guī)劃年產(chǎn)能為11.2萬臺,超過了第四生產(chǎn)線規(guī)劃產(chǎn)能(20萬臺)的一半,預計這款車未來會定位于主打實用性和性價比的走量車型。
在豐田的規(guī)劃中,6款車型中的3款會分別與3個品牌合作研發(fā),其中這款緊湊型SUV的合作對象是斯巴魯品牌。豐田早在2005年就曾購入了斯巴魯品牌(富士重工)8.5%的股份,此后雙方達成聯(lián)盟且互相持股,今年年初豐田更是將持有的斯巴魯股份增至20%。不過兩個品牌仍然獨立運營,雙方之前合作開發(fā)了86/BRZ車型,本次在純電動緊湊型SUV上的聯(lián)手,可能也會采用類似的模式推出。
設計上來看,這款概念車的年現(xiàn)手法較為夸張,預計和未來量產(chǎn)車車型會有更大的出入,同時概念車甚至沒有設計后視攝像頭。前臉采用了封閉式的六邊形中網(wǎng)造型,折角的燈帶勾勒出了前臉兩側的輪廓。車身下沿包覆了很厚重的黑色包圍讓整車顯得更為野性。
有趣的是,專利圖上的設計與此前發(fā)布的6款車型合影的官圖中對應車型的前臉并不相同,官圖上前臉采用了與大型SUV及旅行車一致的梯形封閉式前臉設計。而整車輪廓卻基本一致,預計專利圖中的這個設計會是采用斯巴魯標識的版本。
雖然線條繁復,但主要采用了直線條設計元素,讓整車設計風格有科技感與肌肉范相交織。車頂采用了純黑的涂裝,但C柱以及相應的車頂部分采用了與車身同色的搭配,看起來十分個性。
尾部采用了溜背式設計,直角C字形尺寸巨大,勾勒出了尾部的輪廓,與前大燈造型相呼應。車身下沿同樣采用了黑色的包圍。不過,與官圖對應的另一個版本的尾部設計目前尚沒有曝光。
相比和斯巴魯多年的合作以及互相持股的緊密聯(lián)系,豐田和鈴木的合作還在剛剛結合的熱戀期。豐田與鈴木在2019年3月達成了戰(zhàn)略合作,雖然沒有涉及到股權上的交換,但合作的領域與深度卻同樣緊密,合作之初就在一些合作領域中達成了共識,并制定出了相關可操作的具體合作細節(jié)。而我們看到雙方合作的第一件作品就是前不久發(fā)布的鈴木ACROSS,一臺鈴木版豐田RAV4,更準確的說,是鈴木標的威蘭達。
鈴木ACROSS
而未來要推出的定位為Medium Crossover(緊湊型跨界車)的純電動車型是雙方合作的又一項成功。從專利圖來看,這款車的體型更接近小型SUV(C-HR、UX等)的定位。相比已經(jīng)上市的C-HR EV,新車是一款完全針對純電動而開發(fā)的車型,小巧的身段讓他把前后懸壓縮到了極短的地步,預計空間會讓同尺寸級別的燃油車型相形見絀。
根據(jù)之前豐田與鈴木的合作方向,豐田會承擔電氣化技術和電動汽車業(yè)務的責任,而鈴木負責提供緊湊型車輛技術等,憑借鈴木在微型車市場多年的成功經(jīng)驗,新車未來的表現(xiàn)也更讓人期待。
設計上看,新車的設計風格與前面幾款一致,梯形的封閉前臉設計,細長的大燈包含了兩側豎狀布局的燈帶,大燈之間有貫穿式的飾條相連。同時,車身下沿設計了黑色包裹彰顯其跨界定位。
同時,這臺車身更小巧的新車設計上也更加活潑。側身采用了與前一臺Medium SUV類似的設計,黑色的車頂僅C柱及對應車頂部分采用了車身同色的涂裝,同時這臺Medium Crossover還在車窗上沿增加了一條細細的與車身同色的裝飾帶,更顯古靈精怪。
新車還采用了隱藏式門把手,車尾溜背式造型看起來十分動感,但預計會影響到后備箱的空間表現(xiàn)。尾燈采用了平直的貫穿式燈帶。
豐田在規(guī)劃中有兩款純電動MPV產(chǎn)品,一款定位為Medium Minivan(緊湊型廂式車),而另一款定位為Compact與豐田旗下的大發(fā)品牌聯(lián)手打造。目前我們獲得的專利圖片預計為定位Medium Minivan的車型,該車預計將會在廣汽豐田第四生產(chǎn)線引進國產(chǎn)。
從廣豐曝光的第四生產(chǎn)線規(guī)劃來看,新車長寬高分別為4885/1930/1730mm,軸距為2850mm(與最終投產(chǎn)車型或有出入),規(guī)劃年產(chǎn)能為4.4萬臺,與C-HR EV車型規(guī)劃產(chǎn)能一致。尺寸上看,這款車相較本田奧德賽略大,不過純電動的身份意味著兩者之間的競爭關系并不會太大。
設計上來看,這款概念車采用了十分夸張的表現(xiàn)手法,車身采用了分體式的造型語言,車窗部分與下方在視覺上分為兩個獨立的區(qū)域,車頭部分造型扁平,而車體設計的更加方正。前大燈位于前方交界處,分別由4顆LED燈組成,前臉兩側設計了豎直的燈帶造型。
配合個性的設計,車頭部分看起來十分發(fā)古怪,從側面來看仿佛分離于車身之外。后門配備了MPV車型常用的推拉門,同時還將第三排車窗設計成了盲窗。尾部幾乎豎直向下,兩側設計了豎直的燈帶,同時還包覆到了車身側面。
在以上六款車型之外以及C-HR EV、奕澤E進擎之外,豐田在2025年之前至少還將推出兩款車型,不過目前尚沒有明確的消息顯示他們的身份。不過豐田倒是發(fā)布了三款微型電動車及一款可以變身踏板車、輪椅車等的電動工具。豐田曾發(fā)布過名為Woven City的未來城市計劃,顯然這些豐富的純電動出行工具是豐田在出行領域的更多思考,至于未來是否會真正量產(chǎn)?至少不會引進到國內市場。
不過,在電動化之路上,早前一直猶豫不決的豐田終于開始發(fā)力了。豐田把2020年稱為電動化元年,一系列新產(chǎn)品都在緊鑼密鼓的跟進中。
在中國市場上,2019年10月,廣汽豐田第四生產(chǎn)線開工,計劃年產(chǎn)能20萬臺,全部為純電動車;2020年1月,計劃年產(chǎn)能20萬臺的一汽豐田新能源工廠開始招標;2020年3月,廣汽豐田又開工了計劃年產(chǎn)能20萬臺新能源車的第五生產(chǎn)線。60萬臺新能源車專業(yè)的產(chǎn)能規(guī)劃,可以看到豐田在純電動車上下的決心。
技術層面,豐田針對純電動推出了e-TNGA架構的概念,從曝光的有限信息來看,e-TNGA有著很強的靈活性,可以提前前驅、后驅、及雙電機四驅等布局,電池組布局在車身底部。但目前豐田并沒有給出e-TNGA更豐富的資料。
長期以來豐田在新能源的探索上都是多點開花,包括混合動力、氫燃料電池等領域,豐田都處于十分領先的地位。但這也使得豐田對純電動車的布局滯后一步,不僅特斯拉等新興品牌,包括大眾等品牌都已經(jīng)開始批量將純電動車型投入了市場,甚至奧迪在今年一年內會推出5款純電動。豐田在純電動領域當然有足夠的技術儲備,在布局上卻已經(jīng)慢了半拍。從豐田規(guī)劃的新車和工廠的投入,我們看到了豐田在推動純電動汽車領域的決心和實力,但能否后來者居上,我們拭目以待。(圖/文:太平洋汽車網(wǎng) 郭睿)
>>點擊查看今日優(yōu)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