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L8/奇駿混動等 2022還有這些重磅新車將登場
【太平洋汽車網(wǎng) 新車頻道】當眾多專家都在預測9月銷量會有大幅增長,可實現(xiàn)「金九銀十」的良好態(tài)勢,不妨先來看看9月公示的新車申報。其中包括理想L8(詢底價|查參配)、飛凡F7、新款起亞K3等重磅新車,接下來我們一起過過眼癮!
工信部第362批申報車型匯總 | |||
理想L8 | 日產(chǎn)奇駿e-POWER | 哈弗H-DOG | 星途瑤光 |
飛凡F7 | 新款起亞K3 | 沙龍機甲龍 | 全新本田CR-V PHEV |
大眾寶來300TSI版 | 雷達RD6 | 大眾T-ROC探歌300TSI版 | 新款東風本田M-NV |
新車定位智能豪華中大型SUV,車身長度較理想L9短了138mm,軸距短100mm。根據(jù)此前消息,理想L8將在2022年11月初發(fā)布,發(fā)布當月即開啟交付。它將提供六座版和五座VIP版兩個車型,且根據(jù)輔助駕駛、智能座艙軟硬件配置不同,提供Pro和Max版車型。
外觀方面,理想L8整體設計與理想L9十分相似,不過車身尺寸有所縮小,新車長寬高分別為5080/1995/1800mm,軸距為3005mm,車身長度較理想L9短了138mm,軸距短100mm。此外,新車提供伸縮式電動踏板選擇,輪轂方面提供255/50 R20及265/45 R21兩種尺寸可選。
車型 | 理想ONE | 理想L8 | 理想L9 |
長(mm) | 5030 | 5080 | 5218 |
寬(mm) | 1960 | 1995 | 1998 |
高(mm) | 1760 | 1800 | 1800 |
軸距(mm) | 2935 | 3005 | 3105 |
另外,根據(jù)輔助駕駛、智能座艙軟硬件配置不同,5座和6座車型均提供Pro和Max版車型。其中Max車型則是AD Max(智能駕駛版本)和SS Max(智能座艙版本)的組合,對應與理想L9接近的輔助駕駛、智能座艙軟硬件配置;而Pro車型對應的AD Pro和SS Pro的組合,取消了激光雷達。李想表示:“AD Max是雙Orin X+激光雷達+全套安全冗余,而AD Pro是一款高性能全新AD芯片的全球首發(fā),性價比極高”。
根據(jù)此前消息,理想L8提供5座及6座版車型,整體設計同樣與理想L9十分相似,不過由于車身尺寸的縮小,6座版車型第三排空間較L9會有所縮小。同時理想L8還將取消小桌板、腿托座椅等部分配置。
動力方面,理想L8繼續(xù)采用增程式混合動力,搭載1.5T四缸增程器,采用雙電機四驅布局,前后電機最大功率分別為130kw和200kW,綜合最大功率330kW,綜合最大扭矩200N·m,百公里加速僅需5.3s。新車WLTC工況下最低電荷油耗為7.7L/100km。
電池方面,新車搭載40.9kWh三元鋰電較理想L9所搭載的動力電池小3.6kWh。官方表示,新車在WLTC工況下電量從100%-3%的純電續(xù)航里程為168km。
該車作為理想ONE的換代車型,整體的設計汲取了L9的設計理念,不過其提供了5座/6座車型可選,包括不同等級的輔助駕駛系統(tǒng)。該車預計在11月發(fā)布及開啟交付,若能夠保持合理的定價,又將是輛爆款車型!
新車最大亮點是搭載e-POWER動力系統(tǒng),其中1.5 VC-TURBO三缸發(fā)動機變?yōu)榘l(fā)電機,給電動機供電用于驅動車輛,而外觀設計、內(nèi)飾布局等則基本延續(xù)燃油版的方案。
奇駿(詢底價|查參配)e-POWER版和燃油版之間的外觀區(qū)別,或者可以參考軒逸的案例,兩者之間擁有99%的相似度,新車同樣采用了日產(chǎn)家族中常見的V-Motion前臉,巨大的V型鍍鉻飾條占據(jù)了視覺C位,中部為蜂窩狀進氣格柵,并采用流行的分體式LED大燈組。另外,在車尾也能看到彰顯身份的e-POWER、e-4ORCE英文標識。
奇駿e-POWER采用雙腰線設計、寬體輪拱、懸浮式車頂、雙色車身等,基本與燃油版無異。車身尺寸上,新車長4681×寬1840×高1730mm,軸距為2706mm,比起此前在日本上市的奇駿e-POWER稍微大一點(后者尺寸為長4660×寬1840×高1720mm、軸距2705mm)。
在座艙設計部分,奇駿e-POWER也延續(xù)了燃油版的方案,搭載雙12.3英寸大屏,估計還可選配10.8吋的抬頭顯示器,瞬間拉升了車內(nèi)科技感。預計新車依然會采用現(xiàn)款的日產(chǎn)Connect超智聯(lián)系統(tǒng),具備語音指令、車家互聯(lián)以及車載KTV等當下比較新潮的功能。
(國產(chǎn)版奇駿搭載日產(chǎn)Connect超智聯(lián)系統(tǒng)車機)
動力系統(tǒng)方面,這次日產(chǎn)為奇駿導入了第二代e-POWER動力組合,并搭載鋰離子電池。其中,1.5 VC-TURBO三缸發(fā)動機作為發(fā)電機使用,VC渦輪發(fā)動機本身最大輸出功率為106kW,與日規(guī)車型相同。
當三缸的奇駿并沒有大獲全勝,榮耀版似乎也沒能重新拯救市場,日產(chǎn)也順理成章的推出了奇駿e-POWER。不過從軒逸e-POWER的市場反響來看,并沒有太多的用戶買單,關鍵還得看價格。
新車的外觀基本延續(xù)混動版車型的輪廓設計,動力方面搭載2.0T發(fā)動機,可輸出最大功率175kW。
外觀方面,新車相較于哈弗大狗,采用了全新的前臉設計,此前粗壯的格柵換裝為矩陣式的鍍鉻元素,顯得更加的精致一些。兩側燈組也進行了調整,并換裝橫條樣式的霧燈,與前臉相得益彰。該車的尾部使用類似晃板的樣式,有助于辨識度的提升。
車身尺寸方面,新車長寬高分別為4705/1908/1780mm,軸距為2810mm,相比哈弗大狗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輪胎規(guī)格為235/65 R18,235/60 R19。
動力方面,新車搭載了2.0T發(fā)動機,可輸出最大功率175kW,預計匹配7速濕式雙離合變速箱。
哈弗H-DOG插混版在成都車展已正式亮相,此次申報的是2.0T燃油版車型,預計也將提供前后差速鎖可選。那么問題來了,這車未來到底叫啥?獵狗?霹靂狗?還是閃電狗?
新車基于AtlantiX概念車打造而來,動力則搭載2.0T發(fā)動機,可輸出最大功率192kW,預計在2022年底上市。
外觀方面,新車汲取了AtlantiX概念車的設計理念,貫穿式燈帶與豎向的日行燈,在前臉兩側勾勒出近似希臘符號「∑」的特殊設計。無邊界的菱形中網(wǎng)向兩側延伸,增加一些別致的設計元素。
新車同樣擁有轎跑SUV的車身側面,與獨特的型面相搭配,共同強化整車的力量感。貫穿式的尾燈也出現(xiàn)在了量產(chǎn)版上,搭配雙邊共四出的排氣尾管,預示其會帶來不錯的動力性能。車身尺寸方面,新車長寬高分別為4781/1920/1671mm,軸距為2815mm。
動力方面,新車搭載了2.0T發(fā)動機,可輸出最大功率192kW,WLTC申報油耗為7.6L/100km。
星途瑤光被賦予品牌轉型的重任,光是這十分酷炫的外觀就足以吊人胃口。不過星途品牌一致過于低調,包括逐漸趨于統(tǒng)一的命名,希望未來能夠注入更多差異化的風格,一定會帶來更加快速的增長。
從公告信息看,飛凡F7車長5000mm、軸距3000mm,定位中大型智能電動轎車;據(jù)悉,該車型也是飛凡品牌未來轎車產(chǎn)品線的旗艦車型。從尺寸參數(shù)來看,飛凡F7與極氪001、奔馳EQE等同級車型比較接近,將形成直接市場競爭。
外觀方面,新車側面采用的兩段式腰線、浮雕式車尾LOGO等細節(jié)設計極具辨識度。整體設計遵循黃金分割比例法則,結合對稱理念及元素的運用,具有一種天然的協(xié)調與美感。整車的比例形態(tài)與線條運用也十分亮眼,既了一定程度的流暢優(yōu)雅又不失一定的運動風尚。
智能駕駛方面,飛凡F7將搭載全棧自研的RISING PILOT高階智駕系統(tǒng),從飛凡R7近期演示的智駕功能完成度及對外宣布的交付進度來看,飛凡F7的高階智駕功能也有望隨車同步交付消費者。
智能座艙方面,從此前諜照曝光信息來看,飛凡F7也將大概率配備飛凡R7同款RISING MAX巨幕真彩三聯(lián)屏,RISING OS全棧自研操作系統(tǒng)與高通驍龍8155芯片。
動力方面,公告信息顯示飛凡F7將搭載90kW·h電池包,具備和飛凡R7相同的換電能力。預計新車型續(xù)航里程最高或將超過700km。此次申報僅有兩驅版本車型,預計后期還將提供四驅版本車型。
飛凡F7的到來,讓30萬級別純電轎車市場再次熱鬧起來。除了搭載90kW·h電池包之外,還將擁有全棧自研的RISING PILOT高階智駕系統(tǒng),不知即將交付的蔚來ET5會不會有些緊張?
作為小改款車型,新車在前臉造型上有較為明顯的變動,而這次曝光的1.4T動力則在賬面數(shù)據(jù)上比現(xiàn)款略有小幅提升。
新款起亞K3沿用了最新的家族式設計語言,現(xiàn)款前大燈和中網(wǎng)為相互獨立分割開,而申報圖中的新車則把它們?nèi)跒橐黄w,線條上也更為鋒利和兇悍。此外,新車還有全新的保險杠設計,兩側霧燈區(qū)采用豎狀LED燈帶設計,傳達出更貼合潮流的氣質。車尾則變動不大,依然為貫穿式尾燈布局,并應用隱藏式排氣。
新車的側面造型也基本沒有變化,主要是更換了新樣式的多輻式輪轂。隨著造型的調整,新車的車身尺寸也會迎來細微改變,車長從4660mm增加到4666mm,車身尺寸來到長4666mm/寬1780mm/高1450mm,軸距為2700mm。動力方面繼續(xù)搭載1.4T發(fā)動機,最大功率由現(xiàn)款的96kW(130)提升103kW(140PS)。
新款起亞K3變得更加的精致,尤其是全新的扁平化中網(wǎng),顯得高級了一些。動力雖然延續(xù)1.4T發(fā)動機,但是其參數(shù)有了小幅提升,預計帶來更為出色的加速響應。不過由于品牌影響力逐漸下降,未來的銷量仍然比較堪憂。
新車此前公布售價為48.8萬元,并全球限量101臺。新車定位純電動轎車,動力方面將擁有3.7s破百的能力,將搭載4顆激光雷達,預計將于近期正式上市。
新車的外觀采用了非常硬朗的線條設計,寬大的輪拱加上溜背式的尾部,呈現(xiàn)出肌肉車該有的設計元素。此外,新車還配備了米其林高性能輪胎、Brembo四活塞卡鉗、大尺寸制動盤等配置。
從車輛的尾部來看,新車采用了貫穿式尾燈設計,搭配下方非常夸張的后擴散器,讓尾部的戰(zhàn)斗氣息十足。輪轂方面,新車全系提供20英寸輪轂?!?/p>
智能配置方面,新車將作為全球首款搭載四顆激光雷達的車型,供應商為華為96線混合固態(tài)激光雷達。此外,官方透露新車還將擁有7顆800萬超高清攝像頭、4顆環(huán)視攝像頭、5顆毫米波雷達、12顆超聲波雷達、1個獨立高精度定位單元等超智能感知系統(tǒng)。此外,新車的NPU算力高達400TOPS,CPU算力高達440K DMIPS。
動力方面,新車將搭載前后永磁電機,綜合最大功率405kW,峰值扭矩為750N·m,與之匹配的是寧德時代鎳鈷錳三元鋰電池。據(jù)此前消息,新車最大續(xù)航里程802km(CLTC)。在充電方面,新車支持800V/480kW的高壓平臺,充電10分鐘續(xù)航401km,15分鐘續(xù)航545km。
沙龍汽車的橫空出世,讓長城品牌也正式進軍高端電動市場,該車基本延續(xù)概念車的造型設計,必將成為一款特立獨行的新車。機甲龍的售價也達到了48.8萬元,所以銷量自然不是目前的首要任務。
新車基本延續(xù)燃油版的外觀設計,主要在動力方面采用2.0L插混系統(tǒng)。
外觀方面,新車采用了熏黑蜂窩狀的中網(wǎng)設計,中網(wǎng)的上邊緣直接穿插至前燈組內(nèi),搭配黑色的車漆配色,更加的富有運動感。
新車的尾燈雖然繼續(xù)沿用經(jīng)典式豎置與橫置相結合的布局,但倒鉤式的形狀顯得更為亮眼,甚至令人想起沃爾沃XC60的設計。另外,尾門和保險杠的線條更為簡潔之余,也打造出一定的立體感,并有雙邊共兩出的鍍鉻排氣。
此外,在新車后備廂門左下角區(qū)域還標有「PHEV」標識,表明其插電混動版的身份。車身尺寸方面,新車長寬高分別為4703/1866/1680mm,軸距為2701mm,與燃油版基本保持一致。
動力方面,全新本田CR-V插混版搭載由2.0L發(fā)動機、電動機和電池組構成的插混動力系統(tǒng),其中發(fā)動機最大功率110kW,驅動電機的峰值功率為135kW,配備來自寧德時代的三元鋰離子電池。
新車基本延續(xù)燃油版的外觀,動力則換裝了2.0L插混系統(tǒng),在燃油經(jīng)濟性上會有很大提升,同時對限牌城市的消費者來說,會有較大的吸引力。
新車的外觀基本延續(xù)現(xiàn)款車型的設計風格,不同從300TSI的尾標可以看出,該車將會配備1.5T發(fā)動機。
外觀方面,新車擁有較強的家族式風格,同時提供兩種不同樣式的頭燈組設計,內(nèi)部的光源也會有些差異。車身尺寸方面,新車的長寬高分別為4672/1815/1478mm,軸距為2688mm。
車輛尾部,尾燈樣式進行了分層設計,后保險杠的鍍鉻裝飾也是較為熟悉的造型。此外,300TSI尾標則是該車的特別之處,以彰顯不同的動力屬性。
動力部分,新車搭載了1.5T發(fā)動機,最大功率為118kW,預計匹配的是7速干式雙離合變速箱。
此次申報的車型搭載了1.5T發(fā)動機,相比1.4T發(fā)動機在動力上會有小幅提升,同時將以頂配版的身份出現(xiàn)。不過用戶最在意的是7速干式雙離合變速箱,如果能夠換成濕式雙離合的話,預計能夠可以打敗一眾對手。
新車已經(jīng)于7月品牌發(fā)布會上首發(fā)亮相。新車定位于一款純電動中型皮卡,基于吉利SEA浩瀚架構打造,純電動續(xù)航里程600公里。據(jù)悉,雷達RD6將在第四季度上市并交付,預售價格也將在四季度對外公布。
外觀部分也采用了較為硬朗的車頭設計,并且使用貫穿LED日間行車燈,從而進一步拉寬了新車的視覺效果,整體看起來頗具城市型SUV的風格,而全封閉式的前臉,也更符合其純電車型的定位,整體更加科幻年輕,擺脫了傳統(tǒng)皮卡粗獷的固有印象。
來到新車側面,相比漂亮的前臉,側面則是傳統(tǒng)的雙排皮卡造型,車輪上方夸張的線條勾勒出巨大的輪拱設計,更顯幾分硬朗風格,未來還將提供雙色車身的版本。車身尺寸方面,雷達RD6長寬高為5260/1900/1830mm,軸距3120mm。貨廂長寬高為1525/1450/540mm,擁有較高的空間拓展性。
相比側面,新車的尾部造型要更加時尚,貫穿的LED尾燈組也是在皮卡的呈現(xiàn)的效果非常不錯。兩側尾燈組內(nèi)部采用X型設計,點亮后有著很強的辨識度。而從官方視頻來看,似乎未來還將有貫穿式尾燈延伸至車斗的版本,更為科幻大膽。
另外為了更高的滿足出現(xiàn)的露營需求,新車還別出心裁地展示的尾斗側面的電源插座區(qū)域,可以看到有4個"三插"和2個"兩插",還有兩個12V 120W電源,方便用家在戶外使用各種電氣設備。
新車內(nèi)飾依舊采用了比較傳統(tǒng)的布局設計方案,整體采用了大量的軟質材質包裹搭配鍍鉻裝飾,有一定的高級感。除了常規(guī)的大尺寸液晶屏幕外,其他部分依舊保留了皮卡車型比較野性的風格,大量的物理按鍵也得以保留。新車擋把后方還設置有駕駛模式的快速選擇,方便戶外駕駛的操作。
智能配置部分,新車將支持L2+級駕駛輔助系統(tǒng),包括ICC智能領航、RCW后碰撞預警、RCTA倒車側向輔助、AEB自動緊急制動功能。此外,新車還擁有70L隱藏式收納前備箱,獨立蓋板防塵。寬敞靈活的后排空間,后排坐墊可向上翻起,坐墊下儲物盒容積可達48L,打開后可形成貫穿式載物空間放置不便放倒的物品。
動力方面,新車將搭載最大功率200kW的驅動電機,零百加速時間可達6秒級,官方百零制動距離為38m。續(xù)航方面,新車將配備容量為100kWh的電池包,最長續(xù)航里程可超600km,同時支持120kW的快充功能。
除了雷達RD6,雷達汽車未來還將繼續(xù)開拓專注戶外遠行的車型,包括中型純電皮卡、中大型新能源皮卡、全尺寸純電皮卡、越野SUV、ATV等,作為新能源品牌,未來雷達汽車新車的動力也涵蓋純電、超級混動等多種動力模式。
雷達RD6此前已正式亮相,定位為一款純電動皮卡,最大純電續(xù)航可達600公里,同時支持6kW的對外放電,大幅拓展了使用功能性。該車目前的價格還未公布,預計四季度上市并交付,值得期待一下。
從工信部曝光的申報信息來看,除了大眾寶來300TSI車型之外,一汽-大眾T-ROC探歌也將配備1.5T發(fā)動機,并將作為頂配車型銷售。
外觀方面,新車將繼續(xù)推出R-Line版車型,在前后包圍等位置會有些差異。車尾同樣采用貫穿式的尾燈,進一步提升車尾的視覺寬度。車身尺寸方面,新車的長寬高分別為4336(4319)/1819/1592mm,軸距為2680mm。
動力部分,新車將會配備1.5T發(fā)動機,最大功率為118kW,相比1.4T動力會有小幅提升,并有望繼續(xù)匹配7速干式雙離合變速箱。
新車的外觀及內(nèi)飾基本沒有變化,主要是搭載了1.5T發(fā)動機,官方售價預計也將突破18萬元。不過在同價位中依然不缺本田ZR-V 致在、豐田RAV4榮放等車型,其壓力還是不小。
新車定位于一款小型純電動SUV,驅動電機最大功率從此前的120kW提升到160kW,續(xù)航部分作為參考,現(xiàn)款在售車型續(xù)航里程達480km。
外觀上,新車車身結構與在售的X-NV保持一致,采用了全新的設計語言,前大燈組采用了柳葉狀設計,線條修長,同時采用了流行的貫穿式尾燈設計。黑底色尾的燈組讓后擋風玻璃在觀感上變得更加寬大。
根據(jù)申報信息來看,新車新車的長寬高分別為4324/1785/1637mm,軸距為2610mm,整備質量2027kg,尺寸上對比在售的X -NV稍大。根據(jù)銷售車型的高低配不同,東風本田M-NV提供全景天窗、車頂行李架以及兩種樣式的輪圈可供選裝。
動力方面,該車搭載最大功率為160kW的電動機,并采用了三元鋰電池。作為參考,現(xiàn)款在售車型續(xù)航里程可達480km。
當電動車快速崛起的同時,你是否忘記還有本田M-NV這么一款車。新車的外觀沒有太大的變化,主要在動力方面進行升級,電機功率從120kW提升到了160kW。不過從該車的銷量數(shù)據(jù)來看,似乎也難逃「油改電」的命運。
從新一批的申報車型來看,自主品牌在熱度上仍然占據(jù)著上風,其中包括理想L8、星途瑤光、沙龍機甲龍等重磅車型。合資品牌也帶來了日產(chǎn)奇駿e-POWER、全新本田CR-V插混版等車型,不過整體上也主要在動力上進行調整,缺少了一些新意。相信在此次工信部申報信息公示中,總會有一款新車打動了你,歡迎大家在評論區(qū)留言互動!
(文:太平洋汽車網(wǎng) 崖雍)
>>點擊查看今日優(yōu)惠<<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