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驅后驅之爭 豪華車陣營操控大比拼
在汽車界,有關前輪驅動和后輪驅動的爭議從來就沒有停止過,兩大陣營各自有著不少忠實擁躉。在國內車壇,40萬元左右的豪華商務轎車市場恰恰是前驅和后驅爭奪最激烈的戰(zhàn)場,因為在此層面之下的乘用車市場上,前驅車占據著多數(shù)的地位,而在更高端的市場上,后驅或四驅則優(yōu)勢盡顯。唯有40萬左右的豪華車市場上,前驅和后驅陣營都有眾多車型可供選擇,在操控方面各有所長,讓消費者一時摸不著頭腦。在這里,我們來簡要梳理一下前驅和后驅到底有哪些特點,希望能給打算購買豪華車的消費者帶來幫助。
我們先來看看前驅豪華車陣營中最具代表性的一款車型——奧迪A6L。盡管該系列車型擁有奧迪引以為傲的quattro四輪驅動系統(tǒng),但處在主打價位段的車型大多采用前縱置發(fā)動機、前輪驅動的布局。前驅的主要特點是結構簡單,有助于減輕整車的重量。作為驅動輪,前輪承載著驅動橋和動力總成的重量,可以增加輪胎在濕滑路面上的附著力。不過,由于主要動力部件都集中于車身前部,使前驅車基本無法達到50:50的最佳平衡,影響車輛的操控平衡性。此外,前輪由于同時起到承重、驅動和轉向的作用,在高速轉向時較容易突破輪胎的附著力,呈現(xiàn)出轉向不足的現(xiàn)象,也就是人們通常所說的“推頭”。
為了彌補前驅車的劣勢,奧迪A6L在設計上下了很大功夫。比如奧迪一貫堅持的縱置發(fā)動機布局可以使整車的重心相對偏后,而且發(fā)動機艙兩側可以騰出足夠的空間來布置較復雜的懸掛系統(tǒng)。當然,最有效的解決之道是配備quattro四驅系統(tǒng),這也是奧迪堅持采用縱置發(fā)動機的原因之一。只是高昂的價格使四驅版A6L在國內鮮有問津者,畢竟最便宜的2.8 FSI Quattro也要比A6L的入門車型貴了將近30萬元。
相比之下,相似價位另一款豪華車型沃爾沃S80L由于采用更典型的橫置發(fā)動機前輪驅動布局,重心更為靠前,在極限操控下的平衡性比奧迪A6L更遜色一些。不過,橫置前驅具有傳動效率高的特點,而且在冰雪等極端路面條件下不易因為操控不當而發(fā)生側滑??磥?,極限操控并不是S80L的特長,穩(wěn)定和易于駕駛才是它的最大優(yōu)勢。同奧迪A6L一樣,S80L的四輪驅動版本同樣比前驅車型價格高出一大截。
接下來再看看后驅豪華車的陣營,在這一陣營中,奔馳E級、寶馬5系和凱迪拉克SLS賽威等具有代表性的車型,無一例外地采用縱置發(fā)動機、后輪驅動的經典布局。值得一提的是,凱迪拉克SLS賽威在加入全新的2.0T SIDI渦輪增壓直噴發(fā)動機之后,仍然采用縱置后驅的布局,使之加入40萬元左右的主流后驅豪華轎車俱樂部。相對而言,前驅車的劣勢正是后驅車的優(yōu)勢。由于一部分動力部件處于后橋,后驅車比前驅車更容易達成接近50:50的前后配比,操控平衡性更出色。后輪和前輪分別司職驅動和轉向,車輛在高速過彎時車身后部會有更積極的動態(tài)表現(xiàn),駕駛者能感覺更大的橫向握持力,這就是后驅車型操控出色,更具駕駛樂趣的主要原因。
不過,后驅車在某些方面也有一些劣勢。比如,理論上前驅車容易出現(xiàn)轉向不足,而后驅車則容易轉向過度。通常對于經驗豐富的駕駛者來說,通過合理的轉向、油門和制動動作配合,轉向過度現(xiàn)象比轉向不足相對容易化解。隨著汽車技術的進步,各種電子穩(wěn)定系統(tǒng)取代人腦精確控制車輛,從而使車輛始終處于駕駛者的掌控之中。以SLS賽威2.0T SIDI為例,這款車型配備了StabiliTrak電子車身穩(wěn)定系統(tǒng),整合了ABS、EBD和TCS系統(tǒng),實時監(jiān)控車身狀態(tài)。當車輛處于側滑、急轉或緊急變線閃避等激烈狀態(tài)時,及時介入使一切處于受控狀態(tài)。Auto-Leveling車身水平控制系統(tǒng)可以實時監(jiān)測車身前后負載,并對前后車身高度進行調節(jié),優(yōu)化車輛的操控特性。而凱迪拉克獨有的MRC電磁感應主動懸掛則以每秒1000次的頻率偵測路面并實時調整懸掛阻尼,在各種狀態(tài)下都能獲得最佳的姿態(tài)??梢?,SLS賽威2.0T SIDI是一款擁有出色操控性能,安全可靠并且充滿駕駛樂趣的后驅豪華轎車。
或許前驅和后驅之爭還將繼續(xù)下去,但無論處在哪個陣營,制造商們始終都致力于通過最新的科技來取長補短,推出操控性能更優(yōu)異的豪華車型。
>>點擊查看今日優(yōu)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