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代汽車雖然越來越可靠,在行駛時還是偶爾會發(fā)生故障,這么說最好的證據(jù)是。我們誰都看到過街上被”拉”著的汽車。
盡管許多城市都有24小時服務的機動車救援,但經(jīng)驗告訴我們,每輛車都應備有拖車繩,這樣,不僅可以備己不時之需,別的車趴窩時,也可助人為樂。
拖車桿與拖車繩
自備拖車工具有兩種:一種是普遍采用的拖車繩,另一種是硬質(zhì)拖車桿。
從安全的角度講,拖車桿是更好的選擇:兩輛車用硬質(zhì)拖車桿連接,在前面的車牽引過猛或急剎車時,被牽引車輛不會撞到前面的車。因此我國交通管理條例規(guī)定:在冰雪路面上或剎車裝置失效的車輛必須用硬連接牽引裝置。
不過,在商店中大量銷售的還是拖車繩,除使用方便,還因為一般情況下,拖車繩也夠用了。拖車繩的優(yōu)點是在行李廂中不占地方,也比拖車桿輕。拖車桿一般重約3.5公斤,而拖車繩只有1公斤。拖車繩的安裝也比較簡單,通過掛鉤或U型鉤可固定在任何拖車環(huán)上。
需要提醒你的是:拖車繩的鉤有大有小,在選購拖車繩前,要先檢查一下你車上的拖車環(huán)有多大,小環(huán)不適合用過大的鉤子。
市場上有幾種不同的拖車繩。最普通的就是聚丙烯制的拖車繩;檔次稍高一點的,在繩子上裹了防磨損的塑料膜,可以避免拖車過程中的磨損:還有一種貴些的彈性尼龍拖車繩,在拖車時可始終保持繃緊狀態(tài);有些拖車繩還帶熒光,這樣即使在夜晚拖車,周圍的車也很容易看見拖車繩而提前避讓,以免造成“二次事故”。
前后車輛需配合
有了拖車繩,掛好了掛鉤并不算萬事大吉,F(xiàn)在許多大中城市交通擁堵,所以,在拖車前,前后車司機應商量好具體的行駛路線,避免經(jīng)常塞車和有大坡度、急轉(zhuǎn)彎的路線,還要約定好啟動和減速的手勢等。
牽引車司機起步要慢,需要拐彎時,盡量提前打燈,切忌急剎車。被牽引車司機也不是把著方向盤就行,除了注意牽引車,盡量保持繩子繃緊外,要多觀察前方的交通狀況,能提前判斷前車是否要剎車、轉(zhuǎn)彎,就主動得多了。
記。和宪囈退俾校禾貏e應該在拖車繩上系一個艷麗醒目的布條;保持繩索拉緊和安全距離。
確認安全距離和牽引重量
所謂的“安全距離”,是指在每小時20公里的限速下拖車,前車剎車時應能保證后車有足夠的剎車距離。一般在柏油、水泥路面牽引時,安全距離為5—7米:在有水的柏油、水泥路面或泥濘路面牽引時,安全距離需延長1—2米。換言之,拖車繩的長度應在5—11米之間。
拖車繩包裝上標明的最大牽引量不太引人注意。其實,超重量拖車十分危險:一旦拖車繩被拉斷,再次造成車損人傷,別人還得來救你!所以,如果一輛越野車陷入泥坑,你最好還是請專業(yè)救援人員,使用專業(yè)的救援拖車。
[1]


相關(guān)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