豹領新風潮 比亞迪海豹帶您領略汾河源頭
如今的國內電動車市場,中型車一直都是熱門選擇,海豹作為比亞迪海洋網首款純電轎跑,一經發(fā)售就受到廣泛關注,目前剛剛上市的海豹冠軍版可謂是“升值加新”在延續(xù)之前產品力的同時,2023款車型價格要比22款便宜接近3萬元,性價比的優(yōu)勢更明顯了,7月4日-5日,一場為期2天的豹領新風潮·海豹冠軍版媒體鑒賞會”于太原舉行,在眾多媒體的深度體驗中,讓我們一同領略大美山河,體驗不同的人文歷史,也讓我們對比亞迪“海豹”有了一個深度的了解。
此次活動,我們由太原出發(fā)途經蘆芽山打卡汾河源頭,然后沿著蘆芽山北線進行游覽,在300年前古村落的舊憶中,進行一場與過去的對話,感受秀美的自然風光與人文景色的交融,進入萬年冰洞,見證自然的奇觀,感受比亞迪海洋美學與自然的共通之處。
海豹的外觀設計非常成功,抓住了年輕、時尚、運動的要點,整體有自己的辨識度,一眼看去不會顯得同質化。再一個,海豹的風阻系數(shù),僅0.219,這個數(shù)值是相當?shù)土?。而風阻設計做得好,一方面是代表這款車空氣動力學做得好,造型流暢,而反映到實際,就是行駛風噪小,同時還節(jié)能。23款海豹冠軍版外觀同22款的一些變化,NFC功能支持蘋果系統(tǒng)了,最大的變化在三角窗的位置上,由之前的水滴變成了水波紋,550km尊貴版車型上也配上了隱私玻璃。
海豹的天幕控制器可實現(xiàn)自動調節(jié)透光率功能,滿足不同場景下駕乘人員對車內光溫的需求,給予駕乘人員更舒適的行駛體驗。用戶上車后,打開自動調節(jié)模式,天幕透光率將根據當前陽光強度自動調節(jié)車內光溫,在已經開啟自動模式的情況下,用戶下一次解鎖車門上車后天窗便可實現(xiàn)從最低調節(jié)到上次下車或鎖車前的透光率,用戶若對已經調節(jié)好的透光率值不滿意也可通過大屏的調節(jié)界面調整透光率,實現(xiàn)自動與手動的結合,安全與舒適的同步滿足。
而內飾部分,海豹的設計是符合多數(shù)人的審美,屬于有亮點并且又耐看的類型。就拿屏幕來說,10.25英寸+15.6英寸的液晶儀表和中控屏組合,可以旋轉的中控屏,從可行性到功能性來說,又加分不少。操控區(qū)的設計有點像“小蠻腰”,中間配備小巧的換擋機構,水晶樣式也比較精致。三幅式方向盤的造型是比較大氣的,皮質材質包裹抓握感舒適,在駕駛時也能告訴你,它是想和你一起玩耍的,座椅的乘坐舒適度也不錯。
說到屏幕,不得不提的是車機——比亞迪DiLink車載智能系統(tǒng)。優(yōu)點提2個,整個UI設計很簡潔且明了,方便操作,包括說1級、2級、3級菜單的切換,都挺方便。另一個,車機流暢度還算不錯,但是,觸屏點擊有時不太靈敏,可能是個別車型問題。
海豹開起來像油車。比如加速,大部分電車(單電機版本)的零百加速時間在6秒到7秒,就體感而言,會比同樣加速時間的油車顯得更快,因為電機的性能輸出更直接,沒有延遲。海豹的動力發(fā)放感覺更像是油車,有一個過程,性能是緩和且線性的爆發(fā),舒適性是能夠保障的。
同樣,包括剎車還有動能回收,即使是調到高,也不會感覺到突兀,比如其它車那種一松電門就會產生拖拽感,這對于乘員而言,也是不友好的。所以,從電門到剎車,這款車的風格我很喜歡,開起來從容,坐起來也優(yōu)雅。
其它方面,比如轉向,它分為舒適和運動,在舒適模式下,手感不會輕,力度是剛剛好,適合日常大部分場景。而運動模式,個人會比較喜歡,在運動模式下,轉向不會顯得特別沉,但是那種轉向質感會更好一些。相信喜歡操控的人明白那種 " 阻尼感 ",很有運動車的味道。
新車采用了后置單電機和前后雙電機兩種動力構成,并支持快充。續(xù)航方面,提供了550公里、650公里、700公里。滿足不同的駕駛需求,海豹支持150kW快充,半小時時間就可以補充足夠電量。這次行程,我們也是抓住吃飯時間,還有服務區(qū)休息時間,快速補電,做到了續(xù)航不焦慮。
媒體發(fā)言
此外,海豹冠軍版從550km尊貴型起標配前排座椅通風/加熱功能,充分滿足不同地域用戶的需要,在不同溫度條件下,為用戶提供舒適、干爽的乘坐體驗。700km性能版及650km四驅性能版車型同時配備駕駛席座椅位置記憶功能,提供兩組位置記憶,便捷進入功能更具儀式感和尊貴感。
關于電耗表現(xiàn)。我們大部分是高速路段,平均時速在90、100km/h以上,經過一段距離行駛后,表顯平均電耗在15個左右,但也是中等偏上水平,畢竟純電動車跑高速,并且市場大腳電門加速,這樣的電耗是可以接受的。
通過這次活動,讓我一方面深度體驗了海豹,另一方面讓我更是明白,開純電車遠行,只要產品本身設計合理,并且做好沿路充電的計劃,所謂的續(xù)航焦慮自然不是大問題。在之前,我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為什么比亞迪的車賣得好?結合到這次體驗,我得出的結論是,造車需要時間和經驗的積累,技術更是需要積累,而這些恰好是比亞迪的優(yōu)勢。
>>點擊查看今日優(yōu)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