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覺得是產(chǎn)品定位取舍的結(jié)果,后面的電機侵占了原本屬于備胎的空間,再要配置備胎會大大影響后備箱的平整性和空間(比如RAV4后備箱的臺階,完全是國產(chǎn)版為了配置全尺寸備胎所致,北美版是純平的)。臨時補胎液能解決絕大部分由輪胎正面刺入異物造成的漏氣問題,在正確掌握了低扁平比的輪胎的使用方法后正常使用的情況下造成胎壁破損的可能性比較小(至少廠家是這么認為的),那么綜合取舍下自然就犧牲了備胎位置。但是,低扁平比的輪胎本就和SUV的使用場景不能完全匹配,更何況是這么個重量級選手,所以頻頻出現(xiàn)的爆胎事故也就不足為怪了。然而,讓人失望的是五座車型在拿掉兩個座位后仍舊沒有配置備胎,不知道廠家何時才能解決這個痛點問題。
0有用
0踩
回復(f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