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車”和“沒車”的區(qū)別到底有多大!車主:句句說到心坎里了!隨著國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以往汽車對于每個家庭來說是“奢侈品”的情況已經(jīng)一去不復返,如今買得起家用車的家庭越來越多,但是在國內(nèi),有一個很有趣的現(xiàn)象,汽車并不像許多國外那樣只看作是“代步”的交通工具,它同時還要兼顧“充門面”的功能。那么對于普通人來說,從沒車到有車,區(qū)別到底有多大?這幾點差別可謂是句句說到心坎里了。1、沒車的時候,上下班都擠公交和地鐵,大夏天擠公交的感覺,過來人都知道,往往到了公司之后已經(jīng)渾身濕透。有車以后,天天開車上下班,一上車就打開空調(diào),再也不怕一身臭汗。2、沒車的時候,下雨天高峰期打車,總是要排隊,有時候還要加錢才能打到車,有車以后說走就走,時間更自由了。3、沒車的時候,親戚朋友總是問你,在外面掙了多少錢啊,什么時候買輛車啊。買車之后,親戚朋友看你的眼光都不一樣了,特別是農(nóng)村地區(qū)。4、沒車的時候,上下班都是搶座位,有車以后,變成了搶車位。5、沒車的時候,都是坐公共交通,每天不超過10塊錢,偶爾打個車幾十塊錢也能接受,買車之后,開支大了很多,加油、保險、保養(yǎng)、修車,難怪說買車不難養(yǎng)車難。6、沒車的時候,去參加同學聚會,在聊到車的時候自己會有點尷尬。買車以后,可以大大方方地說,自己也買了車,即使是一款不貴的代步車。7、沒車的時候,最怕的是公交車和地鐵上人太多,找不到座位要站一路,而有車以后,最怕的是堵車。8、沒車的時候,出一次遠門,大包小包的公交轉(zhuǎn)地鐵再轉(zhuǎn)高鐵,如果帶著小孩就更折騰了。有車以后,東西全放在后備箱,輕松多了。9、沒車的時候,去超市大采購,拎著一大包超市采購的東西到路邊打車或者坐公交車,累的滿頭大汗。有車以后,買再多東西,推著車往后備箱一放,輕松多了。10、沒車的時候,過年回一次家不敢?guī)鄸|西,年貨都是到家了再買,但是即使這樣,依然是大包小包的轉(zhuǎn)車。有車以后,回家?guī)蠞M滿一后備箱的年貨和給家里人的禮物,返程的時候又帶上爸爸媽媽準備的一車的肉菜。11、沒車的時候,活動范圍基本上以市區(qū)為單位,只有長假才會出市區(qū),而有車以后,活動范圍開始以省為單位。12、沒車的時候,關(guān)注的是各大汽車網(wǎng)站,看各種車評人的評測,想著自己該買一臺什么車。有車以后,關(guān)注的是油價和停車費,每次油價漲了,都要罵一句兩桶油的桶又漲價了。在如今這個年代,有輛車已經(jīng)不是什么新鮮事了,但是依然有很多家庭沒有車,而對于日常生活來說,沒車和有車的差別還是很大的,有車可以擴大自己的生活半徑,提高生活質(zhì)量,但是也增加了生活開支,因此,到底要不要買車,關(guān)鍵還是要看自己的需求,在一些一線城市,自己開車真不一定有公共交通更方便。
0有用
0踩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