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逸 C5 AIRCROSS PHEV車如何?天逸 C5 AIRCROSS PHEV車友駕駛感受
在一開始的瀝青鋪裝路面行駛過程中,天逸PHEV幾乎在時速60km/h以下都是以純電行駛,所以車輛還沒開到草原小路上就已經(jīng)把電量耗盡,因此在接下來的近200公里的里程中全部是混動模式行駛
說電量耗盡,其實只是電動續(xù)航里程顯示為“0”,實際上在混動模式下,天逸PHEV低速行駛時依舊是以純電模式驅(qū)動,只是速度上去之后會啟動發(fā)動機、采用前驅(qū)模式運行
但是和日系油電混合系統(tǒng)的高熱效率、低功率不同,天逸PHEV所搭載的1.6THP和愛信8AT混動變速箱這套動力總成的輸出本身就足夠強大,147kW、300N·m的輸出足夠應付90%的行駛狀態(tài)
如果是突然急加速,電池包里的剩余電量也能夠驅(qū)動電機給予協(xié)助,221kW、520N·m的綜合輸出并不會缺失
當真的把純電續(xù)航里程開到零之后,我發(fā)現(xiàn)就不會再有什么“純電里程焦慮”,也自然不會去深究每一種模式下驅(qū)動系統(tǒng)帶來的駕駛體驗有什么細微差別,更不太在意怎么省油這回事情
事實上,在真實道路上駕駛天逸PHEV,我大部分時間都已經(jīng)忘記這是一款插電式混合動車型了,除了起步之后那短暫的時間是純電動驅(qū)動,之后發(fā)動機介入后一切都是“很燃油車”的駕駛感——比如發(fā)動機介入帶來的震動和噪音是一樣的
但細想之后又會覺得“并不那么燃油車”,比如變速箱的換擋非常平順,感知不到任何頓挫;另外就是在全力踩下油門之后,電機帶來的助力讓提速兇猛異常
值得一提是,在完全不顧及油耗的駕駛狀態(tài)下,天逸PHEV的油耗表現(xiàn)也讓人完全能夠接受——在平均時速29km/h的前提下,平均油耗大概在8.1L/百公里
這也意味著就算是買來當燃油車開,天逸PHEV的油耗也和普通的天逸基本保持一致
說起底盤舒適層面的感受,恰好這次在試駕天逸PHEV之前,我在燃油版天逸的后排感受了幾個小時,也坐了一段路程的雪鐵龍C6(查成交價|參配|優(yōu)惠政策)
從乘坐感的表現(xiàn)來看,天逸PHEV在后排的舒適性和濾震的柔和感上比天逸燃油版更好,更接近雪鐵龍C6的感覺
首先要明確的說,雪鐵龍的舒適,追求的不是傳統(tǒng)印象中日系車那種一軟到底或者飄的感覺,而是相對歐洲車那種普遍硬朗、清晰的路面反饋,不過雪鐵龍會處理得更加圓滑一些,簡單來說就是韌勁很足、穩(wěn)定感好
也正因為這種硬中帶韌的特性,就乘坐天逸燃油版車型而言,其懸掛初段的阻尼比較大,一些細碎的路面震動都會傳遞給坐在后排的乘客
同時,中間段就是偏向于韌性風格,不會有太短促和突兀的沖擊,但是把大的顛簸起伏過濾之后依然會保留路面反饋
至于雪鐵龍C6則是把初段都調(diào)得更柔和一些,中后段也更加松弛一些,在確保韌性底盤風格基礎(chǔ)上會有一定程度的軟化,但也依然遠不是日系家轎那種輕輕松松就把長懸掛行程完全壓縮
那么換到天逸PHEV上的舒適乘坐又發(fā)生了什么變化呢?第一,由于車重增加了400Kg,整個車的穩(wěn)重感增加了,可后軸的負荷也會大幅增加;第二、天逸PHEV后懸掛升級為五連桿獨立懸掛,再加上45度減震筒的布置方式,使得減震筒行程更長,雪鐵龍的工程師有更大的調(diào)??臻g
最終在天逸PHEV上,懸掛初段表現(xiàn)和燃油版接近,都是比較大的阻尼,在不算平整的硬化路面行駛的時候會把路面的細碎震動傳遞給乘客
可是在更大的顛簸上就處理得更加“油潤”,有些阻滯感但又不會完全脆硬
尤其是草原土路上行駛會覺得很舒服,底盤緊致感沒有缺失,但是對顛簸的處理不是那種很生硬、尖銳的方式
這帶來的另一個好處是底盤的整體感和穩(wěn)定感很好,對側(cè)傾的抑制也更有優(yōu)勢,很容易讓人把這輛車開得很快——畢竟天逸PHEV的動力響應在電機的幫助下來得飛快,很容易踩過線
當然,在硬化路面上最能考驗底盤的是那種被大車碾出的破碎坑洼——表層的水泥已經(jīng)破損,下面這是鵝卵石和硬土
這時候如果以很快的速度碾過——可能超過70、80km/h,因為常常沒注意減速——你會發(fā)現(xiàn)天逸PHEV的長行程懸掛會很堅決地被壓縮到底,給到車輛足夠的支撐,而減振器回復行程的過程又很干脆,不會有多余的動作
換句話說,高速碾坑時底盤表現(xiàn)確實夠硬,但是處理很干凈利落,不會給車體帶來額外的擺動,還是很歐洲車的特性
在轉(zhuǎn)向方面,天逸PHEV帶來的轉(zhuǎn)向手感也是很舒適的,非常的柔和,保持了足夠的線性感,并沒有像前天剛剛開過的吉利豪越(查成交價|參配|優(yōu)惠政策)那樣過于輕柔
(圖/文/攝:太平洋汽車網(wǎng) 問答叫獸)
>>點擊查看今日優(yōu)惠<<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