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晚如何正確使用后視鏡變道
夜晚正確使用后視鏡變道,需遵循“一燈二鏡三方向”原則,謹慎操作。變道前3秒打開轉向燈,提前向其他車輛發(fā)出信號;通過后視鏡觀察后車的燈光位置及變化,判斷車距和車速,同時扭頭觀察B柱盲區(qū);確認安全后,緩打方向迅速完成變道。夜晚行車視線不佳,正確使用后視鏡變道能增加行車安全性,避免事故發(fā)生。
在這其中,對后視鏡的觀察與判斷尤為關鍵。我們可以將后視鏡按左右一分為二,若后車車燈在內側時,此時變道相對較為安全;而出現(xiàn)在外側時,往往意味著后車距離較近,盡量不要輕易變道。同時,仔細觀察車燈位置的變化也能知曉車速情況,當車燈從外側往內側移動,表明咱們的車速高于后車,反之則低于后車。所以,盡量選擇在后車車燈在內側且位置不變或繼續(xù)往內側移動時進行變道操作。
另外,不同情況下后車在后視鏡中的呈現(xiàn)也有不同的判斷方式。當只能看到后車車燈時,通過觀察其在后視鏡里的變化來決定能否變道。要是看到后車車燈越來越近、亮度不斷變大,這清晰地表明后車距離我們很近,此時萬萬不可變道;若能判斷后車距離約200米左右,那么就可以打轉向燈較為安全地變道。并且隨著后車繼續(xù)接近,我們還要留意遠近光的變化。
再比如從左后視鏡觀察后方車輛位置,當后方車輛處于后視鏡左邊緣約五分之一區(qū)域時,此時轉向是比較危險的,切不可轉向;當從左后視鏡中看到后車占據(jù)整個后視鏡三分之一或一半?yún)^(qū)域,并且能夠看到整車時,便可以進行安全的轉向操作。而從右后視鏡判斷車距也有方法,在慢速行駛中,若看到后方車輛只有燈光輪廓且光線分散,說明車距在150到200米左右,此時可放心變道;要是能看清車輛輪廓,那距離大約在50米,若車速慢于后車就不能變道。
還有一些特殊場景也需要注意。當正后方車輛超車時,通過室內后視鏡看到車輛跟行,若右后視鏡看不到后車車燈,說明后車在正后方;看到一只車燈,表明后車在打方向準備變道或超車;當兩只車燈都出現(xiàn)且在后視鏡中間位置前,若車速相等,此時能變道,若車速慢于后車則不能變道。而在加速超車準備變道時,在右側后視鏡中看到右側車輛左邊車大燈出現(xiàn),并且被超車輛前方無障礙物,車速比右側車輛快10公里以上且后車速度穩(wěn)定,便可以開始變道。
總之,夜晚行車本就存在諸多挑戰(zhàn),變道操作更是需要慎之又慎。每一次對后視鏡的觀察,每一次對時機的判斷,都關乎著行車的安全。我們要將這些使用后視鏡變道的技巧牢記于心,靈活運用,謹慎對待每一次變道選擇,讓出行之路更加安全順暢 。
(圖/文/攝:太平洋汽車 整理于互聯(lián)網(wǎng))
>>點擊查看今日優(yōu)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