輪胎補了幾次需要更換?
一般情況下,當輪胎補了 3 - 5 次時就該考慮更換。輪胎補胎后,傷口處始終是薄弱環(huán)節(jié),多次補胎會使輪胎強度大幅下降,性能也受影響。雨天時,雨水還可能滲入傷口致漏氣。而且補胎次數(shù)過多,高速或長時間行駛時爆胎風險增加。不過,不同品牌輪胎對補胎次數(shù)的標準有差異,實際還需結合受損位置、面積及磨損程度等綜合判斷 。
不同品牌的輪胎,由于其材質、結構和制造工藝的不同,對于補胎次數(shù)的耐受程度也有所區(qū)別。像鄧祿普、固特異和倍耐力等品牌的部分輪胎,較為“嬌貴”,扎一次可能就需要更換;而普利司通和錦湖的一些輪胎,扎兩次或許還能繼續(xù)使用。這就提醒我們,在決定是否更換補過多次的輪胎時,要參考輪胎品牌給出的相關建議。
輪胎的受損位置同樣至關重要。如果是輪胎側面受損,尤其是受損面積較大時,不建議繼續(xù)使用,應及時更換新輪胎。因為輪胎側面相對較薄,是輪胎結構中較為脆弱的部位,受損后即便修補,也難以恢復到原有強度,繼續(xù)使用存在較大安全隱患。而輪胎正面扎釘子,只要位置不重疊,通常正常補 5 到 6 個補丁是沒問題的,但補胎后要做動平衡。這是因為補胎會改變輪胎與輪轂之間的質量平衡,不平衡的車輪在高速旋轉時會劇烈抖動,進而影響行車安全。
除了補胎次數(shù)和受損位置,輪胎的磨損程度也是不可忽視的因素。每個輪胎上都有凹槽,這是輪胎磨損極限的標識。倘若輪胎磨損厚度至胎面凹槽最深處 6mm 處,此時即便補胎次數(shù)未達到 3 - 5 次,也應該更換輪胎。因為過度磨損的輪胎,其抓地力、排水性能等都會大幅下降,無論是在干燥路面還是濕滑路面行駛,都無法提供可靠的保障。
總之,輪胎補 3 到 5 次通常就該考慮更換,但這并非絕對標準。我們要綜合輪胎品牌的特性、受損位置與面積的具體情況,以及輪胎自身的磨損程度等多方面因素,謹慎做出是否更換輪胎的決定。畢竟,輪胎關乎行車安全,任何一個細節(jié)都不容小覷,只有周全考慮,才能確保我們在道路上行駛得更加安心、平穩(wěn) 。
(圖/文/攝:太平洋汽車 整理于互聯(lián)網(wǎng))
>>點擊查看今日優(yōu)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