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電瓶如何充電
汽車電瓶充電方式多樣,既可用汽車自身發(fā)電機充電,也可用外用充電器充電。汽車發(fā)電機由發(fā)動機帶動,發(fā)動車輛后,發(fā)電機依據(jù)電瓶虧電程度供電補電,轉速越高充電越快。使用外用充電器時,要先檢查電瓶比重,連接正負極,調(diào)好參數(shù),并注意檢查通氣孔等。此外,不同充電階段和電瓶狀況,充電方式和注意事項也各有不同 。
新電池在使用前的首次充電屬于初始充電,這一過程較為特殊,需要小電流長時間充電。具體操作是先按規(guī)定加入電解液,要確保電解液溫度不超過35℃ ,加入后讓其靜置3 - 6小時,且液面需高出極板10 - 15毫米。之后打開電源,選擇小電流分兩個階段充電:第一階段電流約為C20/15 ,直至電解液開始起泡,單體電池端電壓達到2.4V ;第二階段電流減半,持續(xù)充電直至充滿,整個初始充電總時長在60 - 70小時。充電完成后,還需測量電解液的相對密度,若不符合規(guī)定,要用蒸餾水或特定密度的電解液進行調(diào)整。而且在充電過程中,如果電解液溫度上升到40℃,可將電流減半或者停止充電,待溫度降低后再繼續(xù)。
當使用中的電池出現(xiàn)一些狀況時,就需要進行補充充電。比如電解液密度降至1.15克/平方厘米以下,在冬季放電超過25%、夏季超過50%,或者啟動器無法正常運行等情況。而當電池板出現(xiàn)輕微硫化時,則要進行脫硫充電。先倒出電解液,用蒸餾水沖洗極板后加入蒸餾水,讓水面高出極板10 - 15毫米,接著用初始充電電流充電。當密度上升到1.15克/平方厘米以上時,倒出電解液再次加入蒸餾水后繼續(xù)充電,如此重復操作直至密度不再上升。之后以10h放電率檢查容量,若能達到額定容量的80%,便可繼續(xù)使用,否則就只能報廢處理。
判斷電瓶是否充滿電也有多種方法。通過比重測定,當比重穩(wěn)定后保持在1.264或更高,說明電瓶已充滿;開路電壓穩(wěn)定后大于或等于12.68伏,也表示電瓶充滿;還有充電電流,當充電器電流表下降到約3A或更低,并保持至少1小時,同樣意味著電瓶充滿。
在日常生活中,保護電瓶也有不少注意事項。首先要避免長時間停車不使用,如果長時間停車,最好取出電瓶存放在干燥、通風的地方。其次要防止過度放電,當電量低于警戒線時應立即停止使用。還要避免過度充電,一旦電瓶充滿電就要及時停止充電。同時,不要使用不匹配的電纜,并定期檢查電瓶,當電瓶壽命到期時要及時更換。
總之,汽車電瓶充電涉及多種方式和不同情況的處理,了解并遵循這些方法和注意事項,不僅能讓電瓶更好地為車輛運行提供電力支持,還能有效延長電瓶的使用壽命,保障車輛的正常使用。
(圖/文/攝:太平洋汽車 整理于互聯(lián)網(wǎng))
>>點擊查看今日優(yōu)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