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車多久需要更換一次前后輪胎?
新車前后輪胎一般每 8000 - 10000 公里可進行一次對換 ,行駛 2 萬多公里時也可對調前后輪(適用于前后輪規(guī)格一樣的車型)。因為車輛行駛中,前后輪因驅動方式、轉向功能及承重不同,磨損程度有差異。定期對換能讓輪胎磨損更均勻,延長使用壽命。同時,輪胎的更換還需結合磨損標記、胎壁狀況等實際情況來綜合判定 。
具體而言,在新車或新輪胎行駛5000公里時,可進行首次換位,之后每間隔10000公里換位一次。如果車輛使用較為頻繁,也可以考慮一年左右調換一次前后輪胎;若車輛使用特別頻繁,半年調換一次位置也是可行的。
不同驅動方式的車輛,輪胎磨損特點不同,換位方式也有講究。對于發(fā)動機前置后驅的車輛,由于后輪是驅動輪且車輛一般自重較重,建議采用交叉換位法,即將左前調至右后、右前調至左后、左后調至左前、右后調至右前。而發(fā)動機前置前驅的車輛,前輪既負責轉向又負責驅動整車,導致前后輪胎磨損程度不同,換位時也需謹慎考慮。
除了行駛里程和驅動方式,輪胎的更換還與保質期密切相關。輪胎側壁上的四位數字標明了制造日期,前兩位代表周數,后兩位代表年份。一般來說,輪胎使用時間不應超過3年,行駛里程不應超過6萬公里。同時,輪胎最長使用時間通常不建議超過生產時間的5年。
此外,前后輪胎是否更換可參考五條標準。一看磨損是否到標記極限,當輪胎磨損達到標記位置時,就需要考慮更換;二是胎壁出現鼓包必須更換,因為鼓包會嚴重影響輪胎的安全性;三是胎壁扎釘,這需要看扎釘位置來決定是否更換;四是胎面上補丁超過三個建議更換,過多補丁會影響輪胎性能;五是胎面老化出現裂紋需盡快更換,老化裂紋會降低輪胎的可靠性。
正常更換輪胎不需要做四輪定位,但必須做動平衡,以確保輪胎安裝后能平穩(wěn)轉動,保障行車安全。
總之,新車前后輪胎的更換和換位并沒有一個絕對固定的標準,要綜合考慮行駛里程、驅動方式、輪胎保質期、磨損狀況等多方面因素。合理地進行輪胎換位和更換,不僅能延長輪胎的使用壽命,降低用車成本,更能保障行車過程中的安全性和舒適性,讓你的愛車始終保持良好的行駛狀態(tài) 。
(圖/文/攝:太平洋汽車 整理于互聯網)
>>點擊查看今日優(yōu)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