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時四驅和分時四驅有何區(qū)別
分時四驅和適時四驅在設計理念、工作原理和適用場景上都有顯著差異。分時四驅需要駕駛者手動切換兩驅、高速四驅和低速四驅等模式,結構簡單可靠,適合復雜路況;適時四驅則由電腦芯片自動控制兩驅與四驅的切換,平時以兩驅為主,必要時自動變?yōu)樗尿?,更適合城市駕駛。可以說,分時四驅操控感強,適時四驅便利性佳,兩者各有千秋 。
從操作方式來看,分時四驅有著明確的擋位劃分,常見擋位有2H、N、4H、4L ,需要駕駛者手動進行調(diào)節(jié)。車輛一般會配備驅動模式切換旋鈕或按鍵等,并且通常是在公路上空擋狀態(tài)下進行切換。駕駛者根據(jù)實際路況和駕駛需求,主動接通或斷開分動器,以此來選擇兩輪驅動還是四輪驅動。而適時四驅一般沒有專門用于切換驅動模式的擋位,也無需駕駛者手動調(diào)節(jié)。它依靠電腦芯片來智能控制兩驅與四驅的切換,能自行識別駕駛環(huán)境,當檢測到車輛的“前橋”(部分基于前驅的適時四驅系統(tǒng))打滑1秒以上時,便會自動向后輪輸送動力 ,整個過程無需駕駛者過多干預。
在技術構造方面,分時四驅大多配置前后整體橋和手動分動器,這種結構雖然相對復雜、體積大、重量也較重,但具有很好的可靠性,并且方便進行一些后期改裝,例如換裝后差速鎖、加裝前軸頭鎖等。適時四驅通常采用前橫置發(fā)動機,在變速箱動力輸出后增加取力器,通過傳感器監(jiān)測行駛狀態(tài)和路面情況,檢測到驅動輪打滑時,自動接通多片離合器,使非驅動輪獲得動力,以此實現(xiàn)兩驅和四驅狀態(tài)的自動切換。
從適用場景來講,分時四驅的多種驅動模式賦予了它強大的越野能力。在高速四驅模式下,四個車輪時刻都有動力,可用于在一些較為濕滑但路況不算特別極端的鋪裝路面行駛;而低速四驅模式能夠放大輪上扭矩,幫助車輛在深陷泥地、攀爬陡峭山坡等復雜惡劣路況中成功脫困,所以分時四驅主要用于越野車和一些硬派SUV,適合那些經(jīng)常要面對復雜地形的駕駛者。適時四驅則以城市駕駛場景為主,日常行駛時它通常以前驅或后驅(基于后驅的適時四驅系統(tǒng))的兩驅狀態(tài)為主,保證較好的燃油經(jīng)濟性。只有當遇到路面濕滑、積雪等特殊情況,車輪出現(xiàn)打滑現(xiàn)象,或是需要額外的牽引力時,才會自動切換到四驅模式,為車輛提供更好的穩(wěn)定性和通過性,廣泛應用于城市SUV車型。
總之,分時四驅和適時四驅作為兩種不同的四驅系統(tǒng),各自的特點決定了它們適用于不同的車輛類型和駕駛場景。分時四驅憑借手動切換模式帶來的操控感和強大的越野性能,成為越野愛好者在復雜路況下的得力助手;適時四驅依靠自動切換的便利性和較好的燃油經(jīng)濟性,滿足了城市駕駛者對于日常通勤和偶爾輕度越野的需求。消費者可以根據(jù)自己的實際需求,在購車時做出更合適的選擇。
(圖/文/攝:太平洋汽車 整理于互聯(lián)網(wǎng))
>>點擊查看今日優(yōu)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