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輪還是后輪先換剎車片
正常情況下,應先換前剎車片。汽車制動時,因慣性前輪要承受相當大壓力,制動力也大于后輪,通常后輪制動力僅占 30%左右。所以,前剎車片的磨損速度更快,一般車輛行駛 3 萬至 5 萬公里就可能需更換,而后剎車片在 6 萬至 10 萬公里才需更換。不過,若有特殊情況導致后剎車片磨損更嚴重,也可先換后片,要依實際車況靈活判斷 。
在不同驅動類型的車輛中,這一規(guī)律也基本適用。無論是前驅、后驅還是全驅車輛,前輪承擔的制動力都相對更大。以前驅車輛為例,發(fā)動機前置使得車頭重力增加,前剎車盤也更大,家用車日常行駛過程中,前剎車片的磨損速度會相對更快。在這種情況下,當后剎車片狀況還比較良好時,僅更換前輪剎車片可能是更經濟的選擇。而后驅車和全驅車,雖然車輛重量分布與前驅有所不同,但在制動時,前輪依然要承受大部分的制動力,前剎車片率先磨損依然是大概率事件。
判斷是否需要更換剎車片,不能僅僅依賴行駛里程。行駛狀況和駕駛習慣對剎車片的磨損影響巨大。比如經常在擁堵路況行駛,頻繁剎車、起步,剎車片的磨損就會加快;喜歡激烈駕駛,急剎車、急加速操作較多,也會使剎車片承受更大壓力,磨損加劇。所以,即使車輛行駛里程未達到通常的更換標準,但如果發(fā)現(xiàn)剎車時出現(xiàn)異常,如剎車距離變長、剎車時有異響、剎車踏板感覺變軟等情況,都可能意味著剎車片磨損嚴重,需要及時檢查更換。
剎車片的更換方式也有講究。一般來說,剎車片是成對更換,可以選擇前輪或后輪分別更換,也可以四個輪子一起更換,很少有更換單個輪子剎車片的情況。這是因為如果只更換單個剎車片,可能會導致同一車軸兩側的制動力不均衡,影響車輛的制動性能和行駛穩(wěn)定性。當決定更換剎車片時,建議選擇原廠配件的剎車片,以確保與車輛制動系統(tǒng)的兼容性和匹配度。而且在更換新的剎車片后,會有大約200公里的磨合期,在這期間剎車系統(tǒng)的性能會逐漸達到最佳狀態(tài)。
總之,關于前輪還是后輪先換剎車片,正常情況下前剎車片因承受較大制動力而先于后剎車片更換,但特殊情況也可能導致后剎車片先磨損。同時,更換剎車片不能只看行駛里程,還要結合車輛的實際使用情況。合理選擇更換時機和方式,才能確保車輛制動系統(tǒng)的安全與穩(wěn)定,為行車安全保駕護航。
(圖/文/攝:太平洋汽車 整理于互聯(lián)網)
>>點擊查看今日優(yōu)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