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企傳聲筒丨汽車圈是如何應對疫情的?
【太平洋汽車網 行業(yè)頻道】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目前仍處于緊急防控中,大家都意識到自我隔離的重要性,開始抵觸密集的公共出行方式。但生活還得繼續(xù),大家可能會更傾向于選擇購買私家車來取代公共需求方式。2003年非典之后,車市曾迎來了一波爆發(fā)式增長,不排除疫情短時間積壓的需求在疫情有所緩解后得到釋放的可能,也有很大一部分人是為了安全進而對私家車出行產生依賴。在這場需求側主導的市場中車市會比我們想象中恢復的更快。但中國汽車在經過十幾年高速增長后,消費主力已逐漸成熟,而且多地存在牌照限行的情況,疫情之下能否刺激汽車消費增長,在還沒有相關政策推動前還不太明朗。在當前疫情防控的緊要關頭,我們看到了許多車企都在積極應對。
受疫情影響,國內各大車企和零部件供應商紛紛延遲生產工作,除了位于湖北疫區(qū)外的車企,絕大多數都是在2月10日復工,不過一些涉及銷售公司或是企業(yè)的公關、行政崗位非工廠制造崗位早已陸續(xù)開始了“云辦公”。朋友圈中有不少人希望能夠回公司上班,這也是許多人的心聲,但在疫情尚未解除之前,對于汽車主機廠這種勞動密集型產業(yè)來說,確保密閉的車間內不會淪為“病毒制造車間”,如何防控疫情顯得尤為重要。
據了解,中國的32個省、市、自治區(qū)中,有11個地區(qū)延長了春節(jié)假期,包括:上海、廣東、重慶、浙江等省份,這些省份都是汽車大省,產量占據了全國三分之二以上。據IHS機構預測,截止到2月10日復工,汽車產業(yè)將在此期間減產近35萬輛。除了國內汽車主機廠以外,零部件上游供應鏈的生產也是此次延遲復工影響比較大的一環(huán),而中國的汽車上游供應鏈更是全球汽車行業(yè)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中一環(huán)受阻若沒有緊急預案還會影響到海外汽車整車廠。
第一個踩雷的就是位于韓國的現代工廠,在本國疫情不算嚴重的韓國因為零部件供應中斷的問題導致境內7座工廠停止生產,而這7座工廠占據了現代全球產能的40%,相當于近一半的產能在段時間內被架空。停產的原因在于:零部件線束短缺。問題主要出在韓國汽車線束生產商Kyungshin和Yura Corporatio,這兩家供應商剛好在我國山東省建立了工廠,線束在這里生產再出口到韓國,環(huán)環(huán)相扣汽車制造環(huán)節(jié)最終導致了韓國現代工廠停工。所以全球汽車產業(yè)中受疫情影響的不止是疫區(qū)大國。
日前,抗擊疫情仍在繼續(xù),受疫情影響較大的汽車行業(yè)也迅速馳援疫區(qū)防控戰(zhàn)場,目前已有70多家車企參與捐款捐物,累計捐贈現金、物資超過10億元,包括整車廠、零部件供應商、經銷商、汽車后市場企業(yè)、出行公司等紛紛挺身而出、承擔社會責任,頗有大企業(yè)風范。許多在去年補貼退坡中遭遇重創(chuàng)的新能源車企、造車新勢力也沒有例外,即便自己過得并不如意,也貢獻自己綿薄之力。
在迫在眉睫的疫情面前,舉國上下都在積極統(tǒng)籌調配救護資源,為了能夠及時補充救護車,包括江鈴福特、上汽大通、華晨集團、奇瑞、福田等救護車生產企業(yè)在春節(jié)期間緊急召集員工復產,緊急加產負壓救護車。1月25日,工信部在大年三十下發(fā)通知,要求部分輕客廠家加急趕制負壓救護車以馳援此次疫情。
以上汽大通為例,要求其需要在2月5日前交付60臺負壓救護車供給重點地區(qū),按照正常生產周期這些車大概需要1個月的時間,現在壓縮至10天,任務十分艱巨。許多工人吃完年夜飯就返廠開工了,在這場與時間賽跑的戰(zhàn)役中,還牽扯到與改造救護車相對應的零部件供應商。MAXUS V80救護車涉及到幾十家供應商,意味著每一家供應商都需要一同恢復生產并落實供貨。
除了救護車這類重要的救護資源之外,口罩、消毒液這類看起來和汽車整車廠沒有半毛錢關系的物資也被生產起來。首個將生產線改造為生產口罩的整車廠是上汽通用五菱,截至2月8日,上汽通用五菱聯合供應商生產的第一批 20 萬只口罩順利下線。特殊時期跨界生產口罩的,其實上汽通用五菱并不是第一個,春節(jié)期間內我們陸陸續(xù)續(xù)看到了紙尿褲、內衣甚至莆田的知名鞋廠都在改造生產線,轉產口罩解決口罩短缺的問題,不過畢竟屬于紡織業(yè),解決口罩原材料問題相對簡單一些。
而上汽通用五菱本身并不具備生產口罩的能力,其實是聯合了專門為其供應消音棉的供應商廣西德福特。上汽通用五菱通過協調各方資源,改造生產線的方式生產口罩,并在生產管理、項目管理、設備保障、質量管控、包裝等方面提供人員及技術支持。而后比亞迪也宣布援產口罩、消毒水直至疫情緩和消除,讓世界再一次感嘆中國速度與中國韌性。
以上是車企馳援疫區(qū)的大體情況,捐款數額和名單就不再列舉了。目前疫情還在繼續(xù),我們再回到文章開頭所提到此次疫情給汽車生產、營銷、銷售所帶來的負面影響,最直接的就是導致終端訂單量減少,面對這些問題車企又有哪些調整呢?
>>點擊查看今日優(yōu)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