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種 不懂車,急
“因為有急事而買舊車”的購車者一般會帶個“行家”來把關,但自己根本不知該看何處,該挑哪里。有時可能是倉促之間找的“行家”,以至于太著急了,大部分“行家”只對車輛維修比較精通,對舊車行情不夠了解,雖然指出了車況的不足、外觀內飾的瑕疵,但最終多少錢買合適也沒個準譜,也不知道如何砍價,只是說:“您再給我便宜點吧!要不我就走人!”有的“行家”甚至頗為外行,曾出現(xiàn)過被委以重任的“行家”把ABS說成是方向助力的笑話。
專家點評:由于急等用車無法過多考慮,一般車況沒什么問題、價格能接受的話,就成交了,這類用戶屬于容易買到比較貴的二手車的人群。其實,即便再急的事情,也要把車挑好,一定要滿足實際用途。
第四種 不懂車,不急
此類屬于到舊車市場閑逛的人,也許是在哪家報紙上看到了有關舊車的報道,還沒有確定是否買車,只是覺得新鮮。但畢竟是有買車的意愿,看車沒有目的性,只對最新、最奇、最酷的二手車“感冒”,但他們的一言一行都透著外行勁。例如看到一輛2003年8月的三廂POLO,其標價是14.9萬元,他們報以極不可思議的神態(tài)。當舊車商家走上前來,他們有的會問:“能試駕嗎?”商家反問:“您買嗎?買我就帶您上路跑跑!”“便宜點我就買!薄澳f便宜多少錢能買?”“10萬行嗎?”商家哭笑不得:“開了兩個月的POLO,這價收都收不上來!”
還有的用戶上來就問:“便宜點吧!你就告訴我最低多少錢吧!”“您說多少錢合適呀?”“別我說呀,得你說!”……其實這位用戶根本不知道多少錢合適,但肯定要像個實際買主,雖然只是來探探并不著急買。
專家點評:除了對引擎蓋以內的部件不甚了解以外,對舊車行情也不通曉,開出的價格似乎也令人忍俊不禁。但他們是第一次來舊車市場,買舊車需要一個了解和學習的過程,畢竟要買“大件兒”,逛了一兩個月后,自己成為專家了,挑選舊車也就得心應手了。
總結 貨比三家為上策
其實,不管是懂車或不懂車,大家最關心的還是價格的高低。一般情況下,懂維修的人能買到車況好的車,那么如何評判價格高低呢?這就需要對舊車行情有正確的認識,只要懂行情,價格上就不吃虧。所以,在買舊車前,一定要到舊車市場多了解,熟悉每個品牌車型的價格,“貨比三家”或和更多的車相比較,只有這樣才能在交易中盡量占有主動。
您對網站內容有任何問題和建議歡迎聯(lián)系小編gogle@pconline.com.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