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速箱原理是什么
變速箱原理是通過變換齒輪傳動比,讓發(fā)動機輸出的轉速和扭矩能適應車輛不同行駛條件,實現(xiàn)汽車加速、行駛和減速等功能 ,把發(fā)動機動力轉化為車輪動力,使車輛能在不同路況行駛。
變速箱主要由液力變速器、行星齒輪組、離合器等組成。液力變速器靠液壓傳遞動力,能連續(xù)無級變速,由泵輪和渦輪構成,通過液體流動傳遞動力。行星齒輪組是特殊齒輪組合,能實現(xiàn)多個齒輪組合,達成不同擋位。離合器作為機械裝置,可將發(fā)動機扭矩傳到變速箱,也能斷開變速箱輸出與發(fā)動機的連接。
變速箱內有多組齒輪,不同組齒輪組合能改變傳動比。傳動比增大時,車輪轉速降低,但扭矩增加,可提高車輛牽引力與爬坡能力,比如車輛爬坡時就需要這種狀態(tài)。傳動比減小時,車輪轉速增加,扭矩減小,能提升車輛速度,在平坦道路高速行駛時就是如此。
手動變速箱主要由齒輪和軸組成。通過換擋桿,將中間軸上主動齒輪,經不同大小齒輪組合,與動力輸出軸切換組合,改變驅動輪扭矩和速度。發(fā)動機動力輸入軸通過中間軸與動力輸出軸間接相連,駕駛員要手動操作離合器和換擋桿來實現(xiàn)傳動比變化 。
自動變速箱能根據車速、油門踏板位置、車輛負載等因素自動調整傳動比。AT變速箱中,液力變矩器是特色部件,直接輸入發(fā)動機動力、傳遞扭矩,還有離合器功能。泵輪通過液體帶動渦輪旋轉,泵輪和渦輪間增加導向輪,利用反作用力形成泵輪和渦輪間速度差,實現(xiàn)速度和扭矩變化。然后通過行星齒輪和液壓控制系統(tǒng),實現(xiàn)變速和變扭。駕駛員只需操作油門踏板就能控制車速。
總之,變速箱無論是手動還是自動的,都能讓汽車在不同工況下,如原地起步、爬坡、轉彎、加速時獲得不同牽引力和速度,使發(fā)動機工作在有利工況范圍,為我們帶來良好的駕駛體驗 。
(圖/文/攝:太平洋汽車 整理于互聯(lián)網)
>>點擊查看今日優(yōu)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