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車空調如何實現制熱?
小車空調主要通過發(fā)動機防凍液或燃油作為熱源來實現制熱,新能源汽車則利用電阻絲加熱空氣。大多數普通小車,發(fā)動機工作產生的熱能被防凍液吸收,溫度升高后流經暖風水箱,鼓風機將外部空氣吹過暖風水箱進行熱交換,加熱后的空氣送入車內。少數中高檔汽車使用燃油加熱冷卻液循環(huán)至小水箱實現制熱。新能源汽車吸入外部空氣后,用電阻絲加熱再吹入車內 。
在傳統(tǒng)燃油小車中,當發(fā)動機啟動并運轉一段時間后,發(fā)動機產生的大量熱量會被防凍液吸收,使得防凍液的溫度不斷升高。這就如同一個蓄熱的“小水庫”,為空調制熱儲備了能量。
當需要開啟暖風時,并不需要啟動車載壓縮機(這與制冷模式有著明顯區(qū)別)。此時,只需等待發(fā)動機水溫達到一定溫度后,進行相應的操作。一般來說,通過旋轉汽車空調的制冷按鈕,將其調整到送暖位置,這個位置通常會用紅色標識或者太陽圖標來表示暖風 。而且,并不需要打開AC鍵。
送暖功能開啟后,同時打開車內的內循環(huán)模式。風機送出的風在進入車內的過程中,會經過車輛發(fā)動機的水箱。水箱中的高溫防凍液就像一個發(fā)熱的“火爐”,當空氣流經時,熱量就會傳遞給空氣,使其變成暖風。車內循環(huán)模式可以有效阻止車外冷空氣的進入,讓車內溫度能夠快速上升。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汽車空調送暖時不用啟動壓縮機,所以不會像制冷那樣增加車輛的耗油量。
而在制熱的具體原理方面,主要是通過加熱器芯體來實現。制熱時,壓縮機停止工作,膨脹閥會將低溫低壓的制冷劑液體送入加熱器芯體。加熱器芯體內部布滿了許多細小的管道,高溫高壓的制冷劑氣體在這些管道中流動,就像一條條傳遞熱量的“通道”,它們將熱量傳遞給芯體周圍的空氣,從而實現制熱。之后,經過加熱的空氣會被輸送至車廂內,同時空調系統(tǒng)配合風扇工作,加快空氣的流動速度,進一步提高制熱效果。在整個制熱過程中,壓縮機和冷凝器負責將制冷劑循環(huán)起來,而且制熱時的能耗通常要低于制冷模式。
在使用小車空調制熱時,也有一些注意事項。比如車輛啟動后,應該先預熱一段時間,等待水溫上升后再開啟空調制熱。合理調節(jié)空調的溫度和風量也很重要,像將空調風向斜向上吹,能讓冷空氣借助空氣流動規(guī)律,從上往下實現更好的制熱效果。另外,先開窗通風加速空氣流通,排出車內可能存在的有毒氣體,再關窗開空調也是不錯的做法。同時,將空調循環(huán)方式調整為車內循環(huán),不僅能讓車內快速升溫,在霧霾天還能有效阻止外面的污染空氣進入車內。而且,汽車空調制熱無需打開AC按鈕,只需找到溫度控制旋鈕調高溫度即可。此外,每年對汽車空調進行一次清洗和消毒,有助于提升其性能,也能更好地保護駕乘人員的健康。
總之,小車空調的制熱有著多種方式和原理,不同類型的車輛在制熱方式上存在差異。了解這些知識,不僅能讓我們更好地使用小車空調制熱功能,還能在日常使用中注意相關事項,確保車內溫暖舒適的同時,延長空調使用壽命并保障自身健康 。
(圖/文/攝:太平洋汽車 整理于互聯(lián)網)
>>點擊查看今日優(yōu)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