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掛擋還是先拉手剎?
開車時,起步建議先掛擋再放手剎,停車則先拉手剎再掛擋。起步時先掛擋再松手剎,能防止車輛在坡道溜車,避免因操作失誤導致車輛突然加速引發(fā)事故;停車時先拉手剎再掛擋,可減輕車輛鎖止機構壓力,保障行車安全。掌握這樣的正確順序,不僅能讓車輛平穩(wěn)運行,也有助于延長車輛部件的使用壽命 。
對于手動擋汽車而言,其起步有著一套規(guī)范的流程。上車后,需先踩離合、踩剎車,這一步能確保車輛動力傳輸暫時中斷以及車輛處于靜止狀態(tài),為后續(xù)操作做準備。接著掛檔,將擋位掛入合適位置,一般起步多為1擋 。之后松手剎,此時車輛的制動解除。再松剎車、抬離合,同時要穩(wěn)住油門,通過離合與油門的巧妙配合,車輛便能平穩(wěn)起步。在這個過程中,嚴格遵循先掛擋再放手剎的順序尤為重要。要是在坡道上先松手剎再掛擋,車輛失去手剎的制動,極易發(fā)生溜車現(xiàn)象,可能會刮蹭到后方車輛或行人,引發(fā)安全事故。
自動擋汽車的操作相對手動擋更為簡便,但在掛擋與手剎的操作順序上,同樣需要嚴謹對待。起步時,先踩剎車,使車輛保持靜止,接著掛入D擋,之后再松手剎,最后松剎車、踩油門,車輛就能順利起步。停車時,流程則有所不同。在車輛完全停穩(wěn)后,先拉起手剎,給車輛提供可靠的制動,然后再掛入P擋。特別是在坡道停車時,先拉手剎后掛P擋能極大地減輕自動變速箱內鎖止機構的壓力。因為如果先掛P擋,車輛的重量可能會使鎖止機構承受較大負荷,長期如此容易造成部件磨損,而先拉手剎能有效避免這種情況發(fā)生。
另外,不同的變速箱類型在操作順序上雖大致相同,但也有一些細微差別。比如AT變速箱與發(fā)動機是軟連接,掛D擋踩剎車是可行的;雙離合變速箱啟動前和啟動后掛D擋都要踩剎車,先掛擋或先拉手剎均可。不過,不管是哪種變速箱,都需要按照正確的掛擋與手剎操作順序來,這樣才能保障車輛的正常運行。
總之,先掛擋還是先拉手剎,在起步和停車時都有著明確且科學的順序。無論是手動擋還是自動擋汽車,遵循起步先掛擋后放手剎、停車先拉手剎后掛擋的原則,既能確保行車過程中的安全,減少意外事故的發(fā)生幾率,又能維護車輛各個部件的良好狀態(tài),延長車輛的使用壽命,讓我們的駕駛之旅更加順暢與安心。
(圖/文/攝:太平洋汽車 整理于互聯(lián)網)
>>點擊查看今日優(yōu)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