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車時應該先松手剎還是先掛檔?
開車時通常建議先掛檔再松手剎。在坡道起步時,先掛檔能讓車輛借助發(fā)動機怠速阻力防止溜車,若先松手剎,車輛可能因失去制動而下滑,存在安全隱患。在平地上,這一順序也有助于車輛平穩(wěn)起步。對于自動擋車,掛入 D 擋后,先掛檔再松手剎也符合正常操作邏輯??傊葤鞕n再松手剎能更好保障駕駛過程的安全與順暢 。
手動擋汽車更是如此,手動擋在起步時需要運用半聯動技巧。具體來說,當你踩下離合器,掛入合適擋位后,等離合器達到結合點時再放下手剎,車輛就能在發(fā)動機動力與手剎解除的協同配合下,平穩(wěn)地向前行進。倘若先松手剎,在還未精準控制好離合器與擋位配合時,車輛就可能出現竄動或者熄火等情況。
自動擋汽車的操作相對簡單,但同樣要遵循先掛檔再松手剎的原則。在起動發(fā)動機時,需要踩下剎車踏板,從P擋掛入D擋時,也要踩下剎車踏板,此時可以踩著剎車踏板放下手剎。如此一來,車輛在掛入前進擋后,手剎平穩(wěn)解除,動力得以順暢輸出,車輛便能平穩(wěn)起步。如果不按照這個順序操作,比如先松手剎再掛檔,可能會在掛檔瞬間車輛出現不必要的移動,特別是在停車位置不平整時,這種移動可能會帶來一些潛在風險。
另外,從變速箱的工作原理來講,掛入檔位之后變速箱的動力傳遞路線就會連通。剛掛擋的時候變速箱處于低擋位,此時的扭矩是比較大的,如果剎車沒踩好就可能突然之間沖出去。而且對于自動變速器,CVT和AT都是使用液力變矩器將發(fā)動機的動力傳遞到變速箱的,掛入檔位但不松手剎,發(fā)動機輸出的所有動力都會被液力變矩器吸收,使得液力變矩器溫度急劇上升,時間長了會燒壞液力變矩器;雙離合變速器在掛入檔位之后,離合器摩擦片會處于半聯動狀態(tài),長時間半聯動會導致摩擦片燒壞,所以掛檔后盡快松手剎起步很有必要。
總之,無論是在平地還是坡道,無論是手動擋還是自動擋汽車,先掛檔再松手剎都是更為合理且安全的操作順序。這一小小的操作順序關乎著駕駛過程中的安全與穩(wěn)定,遵循它能讓我們的駕駛之路更加順暢、安心 。
(圖/文/攝:太平洋汽車 整理于互聯網)
>>點擊查看今日優(yōu)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