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瑞繼續(xù)突進俄羅斯 與TagAZ簽組裝合同
在與阿芙多托爾的合作失敗后,奇瑞在俄羅斯的二次合作已經開始。“9月份,奇瑞與TagAZ公司(Taganrog Automobile Plant)合作生產的車型將正式在俄羅斯市場推出!8月1日,奇瑞國際公司獨聯(lián)體大區(qū)副總朱金星在接受本報采訪時表示,“奇瑞在俄羅斯新的合作項目總投入達到1億美金,第一年計劃組裝量為9萬臺,生產車型包括瑞虎、奇云和A5,采取CKD的組裝形式!
2008年上半年,作為最早進入俄羅斯市場的中國汽車企業(yè),奇瑞經歷了自2005年進入俄羅斯市場以來最痛苦的時刻。
根據俄羅斯當地媒體披露的數據,今年上半年奇瑞在俄羅斯的銷量只有9891輛,同比下降47%,在俄羅斯國外汽車銷量排行榜上的排名下降到了第21位。而2007年上半年,奇瑞在俄銷量超過1.8萬輛,排名第12位;全年銷量超過3.7萬輛,在外國汽車公司俄羅斯銷量排行榜中占第9位。
與阿芙多托爾合作終止是奇瑞陷入低谷的重要原因。“從3月份合作全面終結到現(xiàn)在,奇瑞通過整車出口的形式,來挽救市場!敝旖鹦潜硎荆谡嚦隹谥,奇瑞有意加入了包括A1、qq6在內的新車型來培養(yǎng)市場。“萬幸的是,經銷商層面沒有出現(xiàn)無貨可賣的情況!
奇瑞卷土重來,然而以奇瑞為代表的中國汽車所面臨的問題更加棘手,形勢更加嚴峻。2008年,奇瑞在俄羅斯市場的目標是3萬多輛,與去年持平。明年奇瑞的目標是突破5萬輛。
奇瑞暫時突圍
尋找新的合作,是上半年奇瑞在拯救俄羅斯市場時,面臨的最棘手的問題。2006年奇瑞轎車在俄羅斯銷售量達到10768輛,2007年更達到3.7萬輛,奇瑞汽車在俄羅斯的保有量已經將近6萬。數據顯示,2007年奇瑞轎車在俄羅斯的銷量是其他所有乘用車銷量的總和!叭绻麤]有了奇瑞,中國汽車在俄羅斯也就沒有了影響力。”
表面來看,俄羅斯政府對于阿芙多托爾公司汽車免稅配額限制,是導致奇瑞與第一個合作伙伴分手的直接原因。實際上奇瑞對于俄羅斯本土品牌的威脅,導致本土品牌聯(lián)合對政府施壓,政府對于本土品牌采取保護是根本原因。
在救市的過程中,目前的合作伙伴TagAZ并非奇瑞接觸的唯一企業(yè)。2008年2月中,奇瑞總經理尹同耀奔赴俄羅斯,參觀了索克集團掌控的伊熱汽車廠,充分顯示了與伊熱汽車廠合作的興趣。然而,伊熱汽車廠最終以120億盧布(約合5.18億美元)的價格被雷諾-日產集團和伏爾加集團收購。
有人說,奇瑞的“誠意”成為索克集團與伏爾加集團談判的籌碼。更有媒體評論,“俄法聯(lián)盟”的此次閃電行動,擊碎了奇瑞汽車公司一直想利用俄羅斯索克集團旗下伊熱汽車廠閑置產能展開組裝的“如意”計劃,一年多的艱苦談判隨之付之東流。
按照俄羅斯媒體的說法,奇瑞從“與原合作伙伴阿芙多托爾的合作走進了死胡同”到“無緣伊熱汽車廠,奇瑞俄羅斯道路遭遇日產與伏爾加集團聯(lián)合阻擊”,奇瑞在俄羅斯的道路幾經起伏,直到找到了新的合作伙伴。
在俄羅斯本土企業(yè)當中,新的合作伙伴TagAZ公司排在第三、四名的位置!斑@個企業(yè)的資金實力是有的,技術工業(yè)水平也比較先進。”朱金星表示。與中國一樣,俄羅斯本土企業(yè)面臨著同樣的問題——缺少自主品牌,開發(fā)能力弱。
與以前的組裝項目相比,奇瑞擴充了車型的配置,比如A5增加了1.6的配置,瑞虎增加了1.8的配置,目的是豐富市場,增加一些新的技術。而且合作的形式進一步拓展,從原來的SKD轉變?yōu)镃KD的合作形式。“未來的情況關鍵要看市場的變化,目前的合同只簽了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