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多久需要檢查一次胎壓?
汽車最好每月檢查一次胎壓。輪胎胎壓是否正常,關乎行車安全與車輛性能,過高或過低都可能導致輪胎不正常磨損、縮短使用壽命、增加爆胎風險。每月檢查能及時發(fā)現(xiàn)異常,將隱患扼殺在搖籃里。而且除了每月定期檢查,長途行駛前也需逐個檢查輪胎胎壓。養(yǎng)成定期檢查胎壓的習慣,方能在駕駛途中更安心、更順暢。
除了每月定期檢查以及長途行駛前檢查外,日常使用中也不能掉以輕心。每天駕駛前,不妨先目測一下輪胎氣壓情況。雖說這種方式不夠精確,但如果明顯感覺輪胎氣壓偏低,那就得立即加氣檢查。這就如同出門前看看鞋子是否合腳,簡單的觀察能為后續(xù)的行程減少許多潛在麻煩。
檢查胎壓時,還需注意輪胎要處于冷卻狀態(tài)。因為輪胎在行駛過程中會因摩擦生熱,導致胎壓升高,若此時測量,得到的數(shù)值并不準確,無法真實反映輪胎的實際胎壓情況。測量工具方面,既可以使用輪胎氣壓表,這種傳統(tǒng)工具能較為精準地測量出胎壓數(shù)值;也可以借助胎壓監(jiān)控系統(tǒng)(TPMS),它更為便捷直觀,實時為你反饋胎壓信息。
每輛車的標準胎壓并非固定統(tǒng)一,不同車型存在差異。車主可通過多種途徑獲取標準胎壓數(shù)值,車輛說明書上會詳細列明車輛在各種負載狀態(tài)下的標準胎壓,這是最具權威性的參考資料;駕駛員車門邊的標簽上,也會標注相關參數(shù);甚至加油蓋背面,同樣能找到每輛車對應的標準胎壓信息。一般來說,家用轎車標準胎壓在2.3bar左右,可依據(jù)載重量適當調整;家用車通常建議維持胎壓在2.3 - 2.5bar,中型SUV考慮2.5 - 2.7bar 。而且不同季節(jié),輪胎氣壓也會有所波動,正常情況下可上下浮動0.1 - 0.3bar 。
季節(jié)的變化對胎壓有著不可忽視的影響。冬天時,較高的胎壓對輪胎有益,能減少磨損,不過在雨雪或結冰路面,適當降低胎壓可增加輪胎與地面的附著力,提升行車安全性。在嚴寒環(huán)境下,由于氣體熱脹冷縮的特性,輪胎氣壓會比標準胎壓低0.2bar左右,此時就需要及時補氣至標準胎壓。
總之,汽車胎壓檢查涵蓋了定期、長途前、日常等多個方面,且受多種因素影響。車主不僅要把握好檢查的頻率,更要了解標準胎壓數(shù)值以及各種影響因素。只有這樣,才能確保輪胎始終處于良好的工作狀態(tài),保障行車安全,降低車輛維護成本,讓我們的每一次出行都能安全無憂。
(圖/文/攝:太平洋汽車 整理于互聯(lián)網(wǎng))
>>點擊查看今日優(yōu)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