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掛擋還是先拉手剎?
先掛擋還是先拉手剎,這得區(qū)分不同情形。手動擋汽車起步時,一般先掛擋(如 1 擋),在離合器結合時松手剎更安全;停車時則先掛空擋再拉手剎。自動擋汽車起步,正常路況先掛擋或先松手剎影響不大,坡道起步建議先掛擋以防溜車;停車時先拉手剎再掛 P 擋,可減輕鎖止機構壓力??傊?,不同場景下的正確操作,是為了保障行車安全與車輛正常使用。
具體來說,手動擋汽車在起步階段,將擋位掛入1擋后,當離合器慢慢結合,動力開始傳遞時,再松開手剎,此時車輛可以平穩(wěn)地向前行進。這一操作順序能有效避免車輛在坡道等特殊路況下出現(xiàn)溜車現(xiàn)象,極大地保障了行車安全。例如在一些山區(qū)道路的坡起路段,如果先松手剎,車輛可能因為重力作用向后滑動,而先掛擋并結合離合器就能利用發(fā)動機的動力來抵消部分下滑力。
停車時,手動擋汽車要先將擋位掛到空擋,切斷發(fā)動機與車輪之間的動力連接,然后拉緊手剎,利用手剎的機械力量固定車輛,防止車輛移動。這種操作順序可以確保車輛在停車狀態(tài)下穩(wěn)定停放,不會因為意外的外力或路面坡度而自行滑動。
對于自動擋汽車,在正常路況下起步時,先掛擋再松手剎或者先松手剎再掛擋,通常不會對車輛造成明顯影響。但在坡道起步時,先掛擋是更為穩(wěn)妥的做法。先掛入前進擋,再松開手剎,能讓車輛及時獲得動力,防止車輛在坡道上向后溜車。這就好比在一個傾斜的滑梯上,提前準備好動力,才能讓玩具車順利向前行進,而不是先松開剎車任由它下滑。
在停車環(huán)節(jié),自動擋汽車先拉手剎再掛P擋有著重要意義。P擋是駐車擋,掛入P擋后,自動變速箱內的鎖止機構會鎖止變速箱的齒輪,間接鎖止車輪。先拉手剎可以減輕鎖止機構的壓力,避免長期下來對鎖止機構造成過度磨損,延長變速箱的使用壽命。就像我們在固定一個重物時,先用輔助工具(手剎)提供一部分固定力量,再使用核心的鎖止裝置(P擋鎖止機構),能讓整個固定更加可靠,減少部件的負擔。
總之,無論是手動擋還是自動擋汽車,在不同的駕駛場景下,先掛擋和先拉手剎都有各自合適的操作順序。這些操作順序并非隨意而定,而是基于車輛的機械原理、安全需求以及部件的保護等多方面因素綜合考量得出的。正確遵循這些操作規(guī)范,不僅能保障我們行車過程中的安全,還能讓車輛的各個部件在合理的使用下,保持良好的狀態(tài),陪伴我們更長久地馳騁在路上 。
(圖/文/攝:太平洋汽車 整理于互聯(lián)網(wǎng))
>>點擊查看今日優(yōu)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