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久需要更換輪胎?
汽車輪胎一般3 - 5年或行駛6 - 8萬公里換一次比較好。輪胎作為汽車與地面接觸的關鍵部件,其狀況關乎行車安全。一方面,隨著時間推移,橡膠會老化,一般5 - 6年輪胎老化問題就較為明顯;另一方面,行駛里程增加會導致輪胎花紋磨損,影響性能。不過不同品牌輪胎及實際使用情況有差異,最終還是要依據輪胎的真實磨損和老化程度來決定是否更換 。
從時間維度來看,輪胎作為橡膠制品,正常使用情況下,5 - 6年是一個較為關鍵的時間節(jié)點。在這個時間段左右,輪胎橡膠會逐漸失去原有的彈性和韌性,出現老化裂紋等現象。長期停放在室外的車輛,由于紫外線的照射會加速輪胎的氧化進程,老化速度會更快,所以這類車輛的輪胎更需密切關注。我國相關實驗表明,老化5年后,輪胎材料強度、內部粘合強度、側面拉伸強度下降明顯。美國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數據顯示,輪胎原因事故索賠案中,胎齡超6年的占84%。即便車輛使用頻率不高,行駛里程少,但時間對輪胎的老化影響是不可忽視的,所以通常建議哪怕開車少,最好每5年也更換一次輪胎。而如果是長期跑高速的車輛,鑒于高速行駛時輪胎承受的壓力和溫度更高,對輪胎的性能要求也更為嚴格,到了5 - 6年這個時間節(jié)點,建議馬上更換輪胎;若是市區(qū)代步車輛,輪胎使用最長也不要超過8年,就算是新輪胎,一旦過了8年也不建議繼續(xù)使用。
從行駛里程方面來說,不同路況對輪胎的磨損程度有很大區(qū)別。一般在瀝青整平的良好路面行駛,輪胎磨損相對較慢,大約能行駛5萬公里;而在石子路等崎嶇不平的路面行駛,輪胎磨損會加劇,大概3萬公里就可能需要替換。通常來講,建議每隔約80,000公里更換一次汽車輪胎 ,不過這只是一個大致范圍。也有不少轎車輪胎在行駛6 - 8萬公里后,就需要考慮更換。一些駕駛習慣良好、路況較為穩(wěn)定的情況,輪胎可能能堅持到行駛8萬公里左右,但如果駕駛風格較為激烈,頻繁急剎車、急加速,或者經常行駛在復雜路況,輪胎磨損會加快,可能6萬公里左右就需要更換。
除了時間和里程,還有一些其他判斷輪胎是否需要更換的標準。比如輪胎花紋磨損到與排水槽里凸起方塊持平時,就需要換胎了。此時輪胎的制動性能會受到影響,制動行程增加,而且爆胎風險也會大大提高。如果輪胎起了鼓包,無論花紋磨損程度和使用時間如何,都應立刻換掉,特別是在夏季高溫時,更要定期檢查輪胎是否出現鼓包情況。若輪胎側面被扎穿,這種情況一般只能選擇換胎;胎面被扎直徑超過6毫米,通常也建議換胎;另外,當一條輪胎的補胎次數超過4次,也建議更換輪胎,當然不同品牌對于補胎次數和位置的要求可能會有所不同。
總之,汽車輪胎的更換不能簡單地依據某一個固定標準,而是要綜合考慮時間、里程、輪胎磨損情況、是否有損傷等多方面因素。定期檢查輪胎的狀態(tài),及時更換輪胎,才能保障行車的安全與順暢,讓我們的出行更加安心。
(圖/文/攝:太平洋汽車 整理于互聯網)
>>點擊查看今日優(yōu)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