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品牌汽車的診斷方法有差異嗎
不同品牌汽車的診斷方法是有差異的。
先說故障碼檢測,相同故障代碼及含義在不同品牌車型上可能有微妙不同,OBD系統(tǒng)的故障碼也可能不一樣,查看故障碼最好對照品牌手冊解讀。
在診斷方法上,不同品牌也各有側重。人工經驗診斷方面,老車型多依賴此方法,通過“問、看、聽、嗅、觸、試”來判斷。“問”了解車輛使用情況和歷史;“看”觀察日常維護、外觀及內部結構;“聽”判斷有無異常聲音;“嗅”通過氣味找故障;“觸”用手感受部件是否正常;“試”試驗驗證故障部位 。這種方法投資少、見效快,但診斷速度慢、準確性差,對診斷人員技術水平要求高。
而新車型更多借助儀器設備診斷,像萬用表、點火正時燈、氣缸壓力表等眾多儀器,檢測速度快、準確性高、能定量分析,不過投資大、成本高,適用于檢測站和中大型維修企業(yè)。
具體的診斷方法還有多種。觸摸法能感知機件發(fā)熱等問題;手感判斷法可判斷前輪輪胎等;探法能找出發(fā)動機不正常工作的缸;比較法通過換裝新件對比判斷;試驗法用專門試驗和儀器找原因;儀表判斷法看儀表盤是否失常;異味判斷法依味道判斷部件問題;異響判斷法根據異常聲響判斷故障;望問法從外觀和詢問做初步判斷;經驗法靠人員素質及經驗診斷;觀察法從振動和聲音判斷懸掛等;聽覺法聽聲音診斷系統(tǒng)故障;替換法用替換件確定故障位置;儀表法利用儀器儀表指示故障;度量法用量器和儀器儀表測量參數。
此外,新能源汽車在故障診斷上也有獨特方式。在安全要素感知方面,提取與風險密切相關的30種安全要素,實現典型故障識別及溯源;零部件故障診斷方面,構建多維度安全特征數據庫,評估準確度達80%以上,故障診斷準確率達92.64%;整車風險預警方面,建立安全評價體系,5類風險預警準確率均超70%;運行風險緝查方面,實現數據共享和傳輸,關聯模型構建,安全隱患精準管控。
總之,了解不同品牌汽車診斷方法的差異,靈活運用各種方法,就能更好地找到汽車故障并針對性維修。
(圖/文/攝:太平洋汽車 整理于互聯網)
>>點擊查看今日優(yōu)惠<<